回應 : 0
馬國湘與中國古建築
中華古戲臺剪影(2)
諸成
於上海
2017年10月23日

說到故鄉紹興和故鄉人,我便會想到北京的正乙祠古戲樓。這是風格迥異于江南水上戲臺的舊京會館戲樓,300年前紹興鄉人在京建設的。 

 

正乙祠古戲樓隱藏在北京前門一條叫西河沿的小胡同的深處,東與天安門廣場相鄰,南與琉璃廠文化街相連,北面是著名的北京和平門烤鴨店。 

 

在北京城,除了故宮暢音閣、恭王府戲樓以外,正乙祠戲樓是數得著的古色古香好戲樓了。

 

這座古戲樓的建築年代,早於法國巴黎的法蘭西喜劇院,英國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等許多西方著名的歌劇院,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且基本完好無損的純木質戲樓。它是中國戲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被學者們譽為中華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穿越時光,來到明代的京城。當時舊京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新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現今的前門大街一帶),形成了一個大商業區。那裡居住著很多做買賣的紹興人。賺了錢的紹興人,開始涉足京城的地產界。

 

正乙祠早先為明代古寺。據《正乙祠碑記》等資料載,清康熙年間,由浙江紹興在京的銀號商人集資,于古寺舊址創立的銀號會館,內設戲樓,大堂供集會。 

 

正乙祠坐北朝南,臨街為九間倒座北房,進深五檁帶前廊。正中為朱漆廣亮式大門。院內偏東有南房三間,五檁加前廊硬山式。庭院東西長,南北短,兩排客房南北對應。 

 

西部為戲樓,一座整體木結構的室內劇場,東西面闊三間,南北進深十二檁,二層卷棚懸山頂,戲樓正中罩棚即池座,南面為戲臺。 

 

戲臺北、東、西三面設樓座,進深一間三檁,二層上加披簷。 

 

戲臺頂設木雕花罩,側面有架空木梯通二層樓座。室內梁架明露,原繪有彩畫。樓座設字花板欄杆,雕花木掛簷板。紅木雕欄在燈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戲臺後有扮戲房六間,戲樓前接正廳五間,正中三間為廳,兩梢間為戲樓入口。戲樓東側有三間鋪面房為原銀號所用。 

 

戲臺對面和兩側均為上下兩層敝開的包廂,戲臺前約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納二百位觀眾看戲品茶。戲樓分上下兩層,如果演神仙道化戲,扮演神仙的演員可以從天而降。 

 

可能是仿日本歌舞伎的花道,正乙祠戲樓也從戲臺延伸出一條花道,拓展演員的表演空間。 

 

戲樓沒有麥克風,演員的聲音本真悅耳。台前有兩根柱子,柱子後面各有一個水缸,演出時裝滿清水,演員發出的聲音經過反射,更加清晰洪亮。 

 

在戲樓的正前方還掛著一副對聯:“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讀來教人思緒萬千,回味良久。 

 

正乙祠戲樓是戲曲藝術誕生、發展、繁榮的見證。它見證了京劇的誕生和發展,也伴隨著京劇的沉浮而歷經滄桑。許多戲曲鼻祖如程長庚、譚鑫培、梅巧玲和梅氏家族幾代人均在正乙祠戲樓登臺演出,形成了京劇世家與古戲樓頗深的歷史淵源。 

 

舞榭歌台音猶在。歷經三百多年的正乙祠戲樓,今天仍然煥發著藝術青春,每天晚上都有京劇、昆曲、河北梆子等劇碼的精彩演出。京劇《梅蘭芳華》是目前正乙祠戲樓的駐演劇碼。其擷取梅蘭芳京劇藝術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經典劇碼之精華段落,並通過當代戲劇的處理手法將其融合成一部全面體現梅蘭芳舞臺藝術的表演專案。

 

正乙祠戲樓以她古典的風姿與魅力,成為京城亮麗的文化景觀和弘揚民族文化,瞭解中國古典民生民俗的視窗。

 

 

照片說明:

 

照片1,身在陋巷的古戲樓,因為胡同狹窄難找,正乙祠的管理者在離戲樓20米遠的電線杆綁上“正乙祠戲樓”的牌子作為路標

 

 

 

 

  

 

照片2,3,4,5,正乙祠古戲樓

 

照片6,《梅蘭芳華》劇照。該曲目匯集了梅蘭芳六出經典劇目:《抗金兵》、《貴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帥》、《霸王別姬》、《天女散花》中的著名折子,形成了一部全面反映梅派藝術的經典舞台作品

 

 

 

照片7,8,9,英國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座落於倫敦弓箭大街(Bow Street),是倫敦最負盛名的老牌劇院,也是全世界數得上的大歌劇院之一。它於173212月落成,是目前英國最大的歌劇院和舞劇院,各國聲樂藝術家都以能在這個舞台上表演引以為榮

 

 

 

照片10,11,12,巴黎法蘭西喜劇院是法國最古老的國家劇院,

建於路易十四時代,接受了拿破侖時期的整頓,現歸共和國管轄。在這裡,每年演出有800 多場,上演法國乃至世界頂級藝術水平的戲劇。劇院對古典主義劇作不遺余力地保護,並以發揚莫裡哀喜劇遺產的光輝為榮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