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2
神與人的關係
e-世代(1)
麥文本
2019年8月12日

時代的轉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與科技的應用,知識正在膨脹,地球卻在縮小,而時間亦在加速。面對現今世代的機遇和挑戰,現代人要「學習,忘掉,再學習 」(learn, unlearn, relearn),改變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否則不能適應與追不上時代,甚至可能會被社會淘汰。 

五十年前 

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初,不過五十年前,香港的人口大約是三百萬(現今七百多萬),那時候: 

  • 無線電話、個人電腦、電子遊戲機、無線電視台、公共小巴、天橋、海底隧道、地下鐵路、百達通、信用卡、銀行提款機、分期付款、超級市場和快餐店並不存在;
  • 電視機、固網電話(land line)、雪櫃、空調、煤氣、套房和汽車是奢侈品;和
  • 大學教育、乘坐飛機離港外遊置業更是遙不可及。 

這個情況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 

世代的轉變 

有社會學家將現今世上的人分列為五代: 

  • 戰前出生1945年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出生者,經歷過中日戰爭的洗禮和艱苦,現時年齡大約70歲或以上;他們通常是「被忽略和沉默的一代」;
  • 嬰兒潮(1945-1965——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年青人在比較安定的生活中結合和生兒育女,人口持續上升;在這個時代的出生者,現時年齡大約在4565歲之間,普遍初中教育程度;是現今社會的基石,然而他們是「夾心的一代」,因為他們一方面要對現存的長輩尊敬,卻另一方面被下一輩忽視;
  • X-世代(1965-1980——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青年;「X」來自英文字excluding一字,有「被排擠」的隱喻。普遍高中教育程度,生活簡單和平淡,喜歡在購物商場消費,可以自供自給;容易受到媒體影響他們人生觀和取向。「向上社會流動」(upward social mobility)機會高,往往可以藉著個人努力和勤奮,把握到良佳機會,就可以踏上成功之路,在社會階層攀升;
  • Y-世代(1980-1995——緊接在X-世代之後的青少年,即是「80」。這個名詞第一次在1993年出現;他們的學歷屬於中上或大學以上,知識廣泛,大多數人在溫室長大,豐衣足食,沒有捱過苦;生活品味和要求水準高,凡事喜歡詢問「為什麼(why)?」;然而他們的「向上社會流動」成功機會偏低,往往在原地踏步,很難單憑個人努力,在社會階層攀升和置業;和
  • Z-世代(1995-現今——他們普遍的年齡在18歲以下,是Y-世代的弟妹;大多數人現時仍在求學當中。 

Y-世代和Z-世代的範疇中,亦有數個同義詞描述這個時代的特色——包括「千禧世代」(millennials)、「網際世代」或者「N-世代」(Net Generation)、「i-世代」(iGeneration)與「e-世代」(e-Generation)。 

其中所謂「N-世代」的人,可能在心智和溝通上與社會脫節,而進一步演變成為「尼特族」(NEET),即是「失學、失業和欠缺職業訓練意欲」(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類似賦閒在家無所事事的「電車男」隱閉青年族群。 

i-世代」(iGeneration)的「i」字,來自「互聯網」(Internet)與iPhoneiMaciPadiPod一系列的「蘋果電腦公司」(Apple)產;亦可以代表現世代青少年的「自我中心」(Ime-ism)、「個人主義」(individualistic)和「自我幻想」(imaginative)的取向。 

總括來說,我們用「e-世代」(e-Generation)去涵括Y-世代和Z-世代(亦即「i-世代」)的「現代」青少年。 

此外,「嬰兒潮」與「X-世代」的人士現今已經年老,為了切身關係,他們需要特別關注「e-世代」的思想和福祉,因為「e-世代」的兒孫,將來可能要決定他們的醫療、退休和入住養老院問題。

 

(待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1. 港人 2019-08-12 12:27:30
在文藝復興前的西方世界,耶穌教最多人相信的時代西方人稱爲 The Dark  Ages,  黑暗時代。 
2. 麥文本 2019-08-17 00:56:38

千多年前所謂「黑暗時代」的基督教,主要基地是歐洲,然而文藝復之後基督教更加廣傳到全世界,包括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基督徒的數目與人口比例,都比以前增多請問閣下原因為何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