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從商為善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6年5月25日

我求勝心切,所以自從我再次從商後,一切過於積極投入其中,因此令我身心處於非常疲勞之中。其實我也知道,按我現在的年齡,我已經是不太適宜過於投入於工作中了。當然因為神經的緊張和身體的疲乏,嚴重地影響了我的睡眠。而又因為經常失眠和睡眠質量差,令我的神經更緊張和身體處於更疲乏之狀態。這種惡性循環的狀態令我感嘆歲月真的是不饒人。想當年我每晚只睡45個小時,白天仍是龍精虎猛、日理萬機,並是永不言累的。

 

澳門的至善公司的員工都是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每當看到他們精神爽利地投入於工作時,我都會特別的羨慕。不過,由於他們都沒有做過生意,而且非常缺少人生經驗。所以我意識到我現在還不是時候,對這家公司完全撒手不管。因為雖然我現在已不適宜衝鋒陷陣,但憑我多年從商、從政和做人的經驗,我應該還是能夠為我們的年輕員工進言獻策,並指引他們在商場上走正確的道路。更何況他們除了對我非常尊重和依賴外,還很願意跟我學習做生意的本領。因此我告訴自己,絕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厚望。引領他們把至善公司做好並做大是我的責任。

 

為了把我的人生和商場的經驗授傳給至善公司的年輕人,並激勵他們熱愛他們從事的這份工作。我常常會利用工餘時間和他們交談。我告訴他們,他們雖然從事的是商業活動,並且是在至善公司打工。但是他們的工作和普通的打工者是有區別的。因為如果經過他們的努力,至善公司在做大和做好以後,至善公司的一切利盈將撥歸給澳門同濟慈善會,並用於偉大的慈善事業。因此他們並不是純粹為老闆工作和賺錢的“打工仔”, 而是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也是在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的一員。況且,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是要從澳門這個生活環境舒適和優閒的小城市,走向服務中國和葡語系國家商貿往來的大環境。因此他們的工作是一份與眾不同,並且也是開創性的工作。因此他們的工作除了非常艱苦外,也是特別有意義的。我希望他們都能按聖嚴法師的名言“對順境心存感謝、逆境心存感恩”去對待這份工作。

 

令我欣慰的是,每當我提及他們“並非為老闆個人的利益而艱苦工作,而是為了慈善事業的發展而艱苦奮鬥,和他們的工作是與眾不同並是開創性的工作”時,他們都會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和幸福的笑容。看到他們自豪的笑容,我感到內心非常安慰。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將這些非常有上進心的和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帶領好。通過在過去的短短幾個月的一起艱苦創業過程中,我觀察到我們的年輕員工,在工作中,總是抱著刻苦耐勞的精神地全力以赴。雖然他們沒有經驗,但是他們從不埋怨他們工作的艱難和辛苦。因此我充滿信心地等待看公司的壯大和成功。

 

為解失眠之苦,最近我每晚都會挑燈夜讀。而我閱讀的全部都是和佛學、勵志有關的書籍和文章。其實自從大約5年前我開始閱讀有關佛學的書籍和文章以後,我放棄了40多年看英文小說的習慣。因為我覺得通過佛學書籍和勵志文章的閱讀,不但令我內心趨於平靜和安寧,並且也常常會從中吸取正能量,從而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煩惱和壓力。我的佛學思想的積累,也促使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過去在為人處世中的諸多不足,真誠地希望自己能夠將這些不足之處改正過來。另外,通過閱讀佛學書籍,和勵志的文章,都令我對人生的意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為此,我越來越喜歡佛學了。因為我認為佛學不但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也是引導人類探索人生意義途徑中的一盞明燈。雖然我不是一名佛教徒,但是我卻深愛佛學書籍和佛門大師們的著作。如上所述,由於我在過去5年間,不斷地吸收了佛學知識,和閱讀了諸多的佛門大師的著作,所以我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在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方面,是不斷地產生著變化。相信在我一生中,佛學知識對我的影響之大是任何書本知識不可比擬的。為此我特別感恩諸多的朋友們,將我帶入了學習佛學的世界。

 

最近我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內心世界在學習佛學思想知識,和閱讀佛門大師著作前後所起的變化。具體的說,在接觸佛學思想和知識前,我雖然受師長們的影響,一直可算是待人比較寬厚,也經常懷著一顆慈悲的心處世的人。但是在接觸佛學思想和知識後,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慈悲為懷。特別是我明白了什麼是佛學宏揚的【修心】。我認識到了【修心】當以【淨心】為要,所以真的要將我們的心修好,那就必須從心底裡消除與生俱來的人性中的缺陷【貪、嗔、痴】。因為心中懷有【貪、嗔、痴】的人是,不可能懂得在生活中要忍讓、寬容、放下和人要活在當下的道理的。因此他們是不可能生活得舒坦、開心,並沒有遺憾的。

 

我明白了修心的重要,而且也正在主觀上希望能在人生最後的階段裡,盡可能地將自己的那顆心修得完美些。在過去幾年中,特別是聖嚴法師的下列兩句話“未來的是妄想,過去的是雜念”和“背負著過去,憂慮著未來,卻對眼前的一切視若無睹,便永遠到不了心靈的淨土”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它們令我越來越明白了忍讓、寬容、放下和人要活在當下在我們的人生中的重要性。因此我時時刻地督促著自己務必改掉急躁的脾氣,和固執的性格。並要求自己在生活中盡量做到凡事忍讓、待人寬容、並盡快忘記令自己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因為令我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都是過去的事情。因此留戀在過去的開心事或不開心的事情,都會成為我們的包袱。因此我們必須放下包袱,而闊步前進,輕鬆愉快地過好每一天。

 

沒有接觸佛學思想前,因為家中長輩長年求神拜佛的關係,所以我一直覺得佛教是一個迷信的宗教。但是通過過去的5年中不斷閱讀佛學書藉,我越來越覺得佛教是一門偉大的科學。因為佛學不要求任何人迷信任何佛或菩薩,而是要求每個人通過【修心】而將自己修煉成佛或者菩薩。因為任何一個宗教都是祈求天主或神靈的保佑,並在人們在死亡後帶往到天堂的。而唯有佛教是要求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將自己從一個凡人變成菩薩或佛,並到達極樂世界的。

 

在這一刻,我想起了聖嚴法師在《學佛的基礎》一書中的一段下述的話。它令我對佛學的興趣大增。並對我的啟發特別大。他說:【學佛目的,是在以智慧及慈悲來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亂神及稱聖稱佛來迷惑眾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緣觀念及因果觀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慈悲的表現。不在於討好殷勤,乃在於感謝恩人,原諒仇人,説明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那便是以全心關懷一切眾生的菩薩精神。根據佛學思想,如果我們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人生,我們都必能領悟人生的真諦,並且我們自己也可能成为菩薩。】

 

坦白的說,我認為在這個五光十色、利慾薰心的社會中,要上述聖嚴大師所說的做到【不在於討好殷勤,乃在於感謝恩人,原諒仇人,説明苦人,救濟窮人,調伏狂人,啟導愚人,感化惡人,鼓勵善人,警策懶人,醒覺迷人】實在是太難了。正如聖嚴大師說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些的話,我們就變成【菩薩】或【佛】了。

 

要將我們這些凡人變成【菩薩】或【佛】, 其難度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我自己是否能成【菩薩】或【佛】覺得並不重要,是否去到佛學說的【彼岸】也並不重要的。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我必須盡量地將這顆心淨化和修好。我更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修成一顆【菩薩心】。我要令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義,和活得輕鬆、舒坦,並在離開這個世界時不留下任何遺憾。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在挑燈夜讀時,我重溫了聖嚴法師的《生死的尊嚴》和他的自在語、星雲大師的《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的看法》、和弘一法師的《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等書籍和文章。我又一次、一次地被它們吸引,且受益良多。以下我把其中最令我受益的一些內容摘錄如下,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束語,並時時刻刻地要求自己按佛門大師的說法,把自己的這顆心修好。

 

它們是:

 

嚴法師在【生死的尊嚴】中說的【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由客觀的他人來評估判斷、来確立認定,而是自己負起責任,來完成你這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責任,同時盡量運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獻】和【生命的尊嚴,是從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目標之中,來體驗和顯示。】

 

聖嚴法師的幾句自在語: 1)心量要大,自我要小。2)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3)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4)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5)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6)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星雲大師在《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中提出的。【奉獻是生命的意義、服務是生命的意義、對社會的責任是生命的意義、造福大眾是生命的意義。】

 

弘一法師《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一書中的前言的最后一段文字說的【我們常說,不是我想有这麼多的煩惱,只是人生有太多的牽挂和無奈。其實,人生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的,小到鄰里之間的糾紛,大到生死,你放下也好,不放下也好,其结局並沒有什麼改變。不同的是,放下的人,收獲了一份輕鬆和快乐,而放不下的人,只能一辈子背着包袱過日子,不得快樂】。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