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從容閎公學的國際教育模式談到何謂文化自信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3年5月16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5月7)

 
珠海特區的近代歷史熠熠生輝,其中重要人物之一是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他是中國近代卓越的教育先驅,今年是他逝世111周年。
 
容閎1828年出生在珠海南屏。七歲跟隨父親前往澳門,入讀教會學校。1842年(14歲),隨着香港被割讓給英國,他當時就讀的馬禮遜紀念學校從澳門遷往香港,容閎亦轉到香港繼續學業。1847年,他跟隨校長勃朗牧師到美國紐約,後考入耶魯大學,成為中國近代史在美國大學畢業的第一個中國人。他深受西方教育熏陶,矗立於颯颯西風卻深懷報效家國之心。他在美國13年,於1860年毅然回國,欲以所學改造當年積弱難返的中國。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佔據圓明園。3500名英法官兵把奇珍異寶搶掠一空之後,為了「毀屍滅跡」,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3天3夜不滅。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近300名太監、宮女和工匠葬身火海。這座世界名園瞬間化為烏有,是世界文明史上極為罕見的侵略暴行。
 
容閎當年決定返國赴難,是愛國心驅使,並非偶然一時衝動。他曾一度把中國近代化的希望寄託在太平天國身上,冒險來到南京向太平天國政府提出組織西式軍隊,設立武備學校及海軍學校,建立善效政府,改革教育制度等建議,可惜未被採納。他並未失望,去安慶找到曾國藩,提議在江南製造總局之內設立兵工學校,培養機械工程技術人員。這建議後來被曾國藩採納。他其後上書江蘇的丁日昌,進一步提出各項救國協議,但未被採納。他有感報國無門,最後決定從教育改革入手,向李鴻章提出清朝派中學生官費赴美留學。李鴻章和曾國藩兩人商議後奏報清廷獲批準,遂有晚清留學幼童的運動,容閎被委派出任幼童出洋事業局委員。容閎在上海、廣東和香港總共招了120名學生,從1872到1875,四年間每年派出30名幼童赴美留學,主要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包括鐵路,船務,工礦和醫學。有關晚清幼童赴美留學的人與事,歷史上有相當詳細的記載,筆者亦做過深入研究,日後有機會再論述其得失。容閎為這批留美學生費盡心力,直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美學生為止。從開展籌備工作到項目被戛然廢止,期間容閎長期奔波在太平洋兩岸之間,長達12年。
 
容閎身在美國而心在中國,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向清政府提出種種興國方案,包括設立國家銀行,修築全國鐵路等建議,但最後由於清朝制度腐敗已病入膏肓,他的各項建議一直未被採納。期間他和孫中山有密切聯繫,孫的建國方略和建國大綱,其內容有不少來自容閎本身。容閎支持孫中山的革命,聯絡美國軍事專家和財界要人,幫助籌款訓練武裝力量。武昌起義成功,1912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第二天便親筆寫信給容閎,邀請他回國擔任民國要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惜時不我予,容閎在他準備以帶病之身返國效命時,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在他耶魯大學城郊的寓所溘然長逝,終年84歲。
 
蓋棺定論,容閎的畢生成就,最重要而被人津津樂道的,是組織幼童赴美國留學。他被公認是近代倡導國際教育的先行者,其影響力一直至今仍然不絕如縷,在歷史的迴廊響起發聾振聵的足音,150多年來啟迪一代復一代從事中國式國際教育的有心人。
 
過去20年,珠海容閎教育集團獨樹一幟,繼承發揚容閎教育救國的思想,取得極大成績。筆者自從2006年來到珠海,對於珠海容閎學校的發展十分關心,對其揭櫫的國際教育理念特別認同。筆者近日參訪容閎公學在橫琴的新校園,可以說是中國式國際教育新時代的典範。它三級教育理念以國家為基礎,以校本定學制,以自主求發展,從三個方面為世界進步培養積極力量。關鍵是在堅持民族立場和愛國主義的基礎上,吸收西方先進的教育觀念,共融互補。
 
容閎教育集團自2003年創建以來,以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的名字命名,充分發揮珠海特區民辦教育的政策彈性,有幼兒園,小學部,中學部和國際高中部(與外國教育機構合辦高中課程),以書院寄宿為教與學的互動基礎,實行小班教學,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西方先進技術為用,開放的自主教學,獨立的校本教材,豐富的選修科目等多種融匯形式,目標是培養學貫古今,多才多藝的現代新人。學校融合綠色教育理念在課程體系之內,學生們通過和大自然的接觸掌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明白「天人合一」的要義,懂得珍惜和感恩,領悟到保育良好的生態環境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互動關係。從校本管理到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以至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培養多方面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讓孩子們在綠色學習環境下茁壯成長,祟仁尚儉,枝繁葉茂,在群體生活的過程中成為內外兼修,學貫中西,溫潤如玉的謙厚君子,有社會公義和道德責任的精英領袖人才。不單只講求知識性的通識教育,不單只強調個人化的批判思維,而是強調思辨邏輯,着重互相尊重,和而不同。
 
筆者在2020年12月橫琴容閎公學的創校發布會上忝被委任為名譽顧問之一,深感其繼承和發揚容閎獻身國際教育,畢生為融合中美之間不同的教育理念,不亢不卑,擇優捨劣的客觀精神,為了在中國發展現代化教育,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化祖孫三代德育互存相續,為中國作育英才,以承載理想為己任,以育現代人,育國際人,育藝術人,育健康人為目標。
 
香港特區在融合大灣區的坦途上,藉此大好良機推動教育改革,參考容閎教育集團的成功經驗,發展中國式國際教育,其實時不我待,大有可為。近年港人子弟學校的理念方興未艾,港人子弟在大灣區廣闊天地接受新型的國際教育,估計將很快成為新時代的潮流。估計特區政府文化局和教育局已有相應的配合政策。如果還未有,似乎應該有所覺醒,急起直追,並向港人家長解釋清楚,具體對策是什麼。
 
美國精英集團和主流媒體近年排擠中國,喊打喊殺,逆潮流而動,固步自封,令人感到十分遺憾。當前美國的情況和容閎及晚清幼童當年在美國留學的開放包容環境,不可同日而語,有如天壤之別,直似雲泥之差。相反而言,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放開胸懷,擁抱未來,是吸收了西方先進的個性解放,摒棄了西方傲慢的自以為是。橫琴容閎公學「集天下英才而育之」開放兼蓄的高尚格局,強調素養重於規範,校本民主管理,自我調節改善,致力多元評價,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德育教化平台,使學生在充滿民主平等和諧開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成為知書達理的「紳士淑女」,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不二法門,是唾棄粗魯野蠻和自私自利等壞風尚壞習慣的必由之路。
 
萬國衣冠拜冕旒,素質中華永無休。桃李不誇好顏色,文化自信豈無由?高度的道德水平,建築在充分的自信之上,立足於家國情懷之中。有朝一日,必有不少外國留學生自八方來華,如同五六十年前赴美英加澳紐留學曾風靡一時。最後順帶一提,筆者於容閎教育集團及港人子弟學校均無利益參與。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