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團結起來齊心抗疫才是正途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2年1月11日

(原文發表於2021年1月9日)

90位新當選的立法會議員都是愛國者,且都已宣誓效忠國家,理應目光一致,立場一同。因此一定要團結起來,齊心抗疫,不鬧分裂。個別輿論宣揚所謂「1比89」,十分誤導。這種舊思維和壞習慣,一定要改。

千里之堤,可以毀於蟻穴。立法會內黨團之間,在具體政策方針會有分岐,但不應生硬地分幫結派,人為地製造對立和抗爭。來自三個不同界別的每位議員, 或循地區直選勝出,或代表各自的功能界別,或代表選舉委員會界別出任立法會議員,全部應該有大局的统一思維,在一國主導之下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大局團結起來,步履一致,同向而行,不可重蹈過去20多年建制派和泛民派之間劣質對抗的覆轍。港人對所謂建制派和非建制派、當權派和泛民派之間破壞性的負面爭執已經深惡痛絕。行政系統和司法系統內部的朋黨之爭,因為缺乏有充分透明度的監察機制、考評機制、賞罰機制、問責機制和升貶機制,容易造成官官相衛或拉幫結派,相當危險。這是香港特區在政治方面的深層次矛盾,一隻大象在客廳,久而久之,視而不見。

北宋期間有激烈的朋黨之爭。什麼性質?那是一種為了派別私利,贏者獨取、我上你下、你死我活的劣質鬥爭,對政局起了極其糟糕的壞影響。最大問題就在政治氛圍,造成政局動盪,政策無常。宋神宗時,王安石和司馬光分別代表新黨和舊黨,為國之忠心並無二致,但能量互相抵消,十分可惜。同時導致政府體系內部分化,一方面人以群分,另方面人才無法更新,行政效率低下,以朋黨劃界,只看派別,任人唯親。這樣做,形成官員結成幫派以權謀私。宰相呂夷簡和范仲淹互不咬弦,互相傾軋,歷史殷鑑不遠。

從政治層面的派別爭執,容易牽連到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及科技發展各個層面,執政團隊如不懂得團結一致,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過失。北宋的變法維新墮入朋黨之爭,由最初為國家利益變成後來為個人私利。人之初,性本私。為官者如以私字作為黨派的核心利益,最終只會發展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宋神宗變法失敗的歷史教訓十分深刻。

比較起來,唐朝的「朋黨之爭」 產生的結果較為正面。那是公開的較量。唐朝的牛李黨爭,追求的是為國家利益做貢獻,雙方共同進步。牛李黨爭的代表人物是李德裕和牛僧孺。這兩人政治主張和觀念有差別,經常在朝堂之上互相辯論對質,但於卓見成效的惠民政策卻一致支持。這樣一種有建設性的公開的互補協力,讓唐朝出現了新氣象,走出政治困境,才有了其後的「會昌中興」 和「大中之治」 ,成績斐然。這才是有積極性的健康的朋黨之爭的效果。

南宋詩人陸游有詩:「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嘆歲時遒。食粟本同天下責,孤臣敢獨廢深憂?」 香港特區採行两制之下的資本主義制度,以美式民主為代表的西方政治制度,其本質就是以任期為限的政黨輪替。這心態反映在政治層面,就是2003-2020年泛民派逐步發展而成的謀略。泛民派就是要製造兩派硬核對立,激烈抗爭,甚至號召攬炒,寧願一鑊熟(一鍋端,一起死的意思)。「香港2020」 的目標,就是意圖在2020年達到泛民派在立法會內奪權,取得「35+」議席的目的。中央利劍堅盾两大招數,及時粉碎反對派的奪權圖謀,社會才有今天的穩定,如今大多數港人都已知情。

第七屆立法會順利產生之後,愛國者治港團隊之內,當前最關鍵的政治覺悟,就是要避免重蹈黨派對立的覆轍,不可以利用立法會作為爭地盤的場所。回歸以來,立法會被境內外敵對勢力不斷腐蝕肌理,形成類近港產片馳名的「大佬」文化。若這種美式民主爭地盤的思維不改,香港特區政府就難以落實並享受到完善選舉制度之後的成果。

新年伊始,觀乎過去幾天的政壇近況,是時候呼籲全港市民團結一致,齊心抗疫,共渡時艱。陸放翁自詡孤臣,不敢放棄為國事思考而深以為憂,和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有異曲同工之處。仁人志士古往今來的節操,一言以蔽之,是家國情懷,顧全大局。港人一介平民布衣,心所謂危,有以告也,發而為聲。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