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磨刀亮劍
自由的版本終極篇 (二十二)
何斯人
2016年8月25日

傳統是規範及約束族群社會秩序的一種價值標準,亦是凝聚族群社會「無形的手」。華人社會有所謂『于禮不合』,這個「禮」正就是一種只屬於華人的核心傳統。華人傳統的所謂「禮」並不僅僅止於叫叫早晨和「多謝你」那般表面的禮貌,華人傳統的所謂「禮」是指『禮儀教化』。

 

華人的『禮儀教化』是歷史進程的累積沉澱,核心基礎是「儒、道、釋」,然而「儒、道、釋」本身並不會強迫族群去相信它們的價值,真正可以迫令族群去相信它們價值的是族群的統治階層,那便是封建統治者。當然,任何封建統治者都不會蠢得把對自己不利的「儒、道、釋」內容部份顯露出來予族人,抽出來的必然是對統治階層有利的部份。我們當今在商業機構裡的秩序,很多都是由傳統中的「君、臣、父、子」和「男尊女卑」的排序、「以血緣關係來定親疏信任度」這類意識所衍生出來的。

 

這說明了為何茶餐廳的掌櫃不是老板的太太便是跟老板有密切關係的人?為何華資機構的掌舵人總是要把位置傳給兒孫?為何我們要相信親戚的話多於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為甚麼有那麼多的「慈母」及「敗兒」?雖然結果明顯是一種『搬起石頭打自己腳』的行為,然而我們還仍舊是繼往開來地不斷去「打自己的腳」,明知兒孫的能力只會葬送「江山」,可是還要堅持錯誤,這就是傳統意識在我們腦袋作怪的因由,由這種意識驅動下的「自由版本」只能是相信血緣第一而能力其次!傳統其魔力既毀人於無聲無息,亦讓人不知不覺地離開了理智而隨著它的「拍子」欣然起舞(是欣然起舞!)。

 

舉例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明知是杜撰居多,卻為何能獲得華人跨世代(甚至日本人和韓國人)的歡迎(而非陳壽的《三國誌》)?我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三國演義》裡的內容能符合傳統的是非價值觀(注意:這並不表示對)!這種所謂傳統的是非觀念就是忠君,或者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傳統階級關係。《三國演義》在日、韓之所以受歡迎,相信亦跟傳統共鳴不無關係。

 

傳統的是非觀念正好像潛規則那般無聲無息地規範著我們自由版本的航向。或者說,有甚麼東西能令我們受落或者不被受落都正受著傳統意識的左右。中國人的幾千年歷史觀,大部份都是在封建王朝的意識下渡過的。因而在傳統上,封建制度變成了一種既不可僭越又是人們潛意識裡的最高意志,加上歷朝統治者精英們不斷把一切合符自身利益的東西「儒、道、釋」化,使有利統治的觀點部份拿來強化其統治並使之合理化,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了傳統。這種現象由《三國演義》中表現出來的便是任何破壞既有秩序的人如曹操和維護既有秩序的劉備,在大眾的是非觀當中都是正反鮮明的,這從《三國演義》受歡迎的程度上亦不難看出。

 

再舉一個當代例子,我們不難看得出所謂的「法輪功」不外是一種外國勢力支撐下的政治工具(「穿崩」點是過度集中於針對江澤民及中共政權而流於「潑婦駡街」,遠不及《齊瓦哥醫生》那麼樣的「政治毒蘋果」般高雅,這可能是budget問題,也有可能是「趕交貨」,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反映出操盤人學藝不精的水平)。然而,無論如何「法輪功」的外表依然是要靠披上「佛教」的包裝而非基督教!,那就是因為佛教在華人社會裡有著傳統的巨大市場,「法輪功」要披上佛教的外衣,不過只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技術性考量而已。然而,「事半功倍的技術性考量」,背後確有一個十分清晰的前提,那就是操盤者深諳傳統力量之道。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