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奇、趣、妙、識
罗振宇:关于AI时代“终身学习”的9条猜想
罗振宇
罗辑思维
2023年4月20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4月12)
 
2023年的这个春天,人工智能卷地而来。
好奇、兴奋、恐慌、急迫……所有这些情绪终将平复。叩诸历史,我们相信以下逻辑仍然会缓慢而坚定地展开:
1.如果是真正的科技革命,就一定会陆续造福所有人。所以,不用恐慌。
2.如果是真正重要的新工具,就会让一部分人获得显著的优势。最开始,先使用新工具的人会领跑。但随着工具的普及,精通本职工作的人也会成为赢家。
3.被冲击得越厉害的地方,新机会就越多。被替代的岗位越多的地方,诞生的新岗位也越多。
4.经济学原理会一直有效。变得充裕的,就会贬值;变得稀缺的,就会升值。

基于此,我们对“终身学习”的未来有些新的想象:

01

人类的学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轴心时代”?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新技术,而且是一个“伪装”成人的新技术。
它以一个“全知全勤的大活人”的角色突然降临地球村,不仅占有一切知识,而且不厌其烦地回答所有问题。
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境。
如果非要说有,中华文化史上有一个名场面——51岁的孔子去洛阳拜见掌管周王室藏书的老子,差可比拟。
当一个好奇的“叩门人”遇到一个掌握当时代全部文本知识的“守夜人”,文明史上最有魅力的对话就可以开始了。
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佛陀代表的“轴心时代”以来,知识总量大爆发,但是也有代价。
比如,文字、书本的出现,让知识的跨时空传播成为可能,但也让知识的载体固化,抑制了学习过程中本该有的活泼泼的对话精神;
又如,分科治学降低了人类个体的知识负担,但也难免导致问题意识的窄化;
而人工智能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问题被修复的可能性——
知识的具体载体样式再无区隔。任意篇幅的文字、音频、视频可以瞬间彼此转换;
学科之间的界限加速溶解,学界一直期待的“知识大融通”不再是梦想;
在某种角度上,人工智能或将重现“孔子——苏格拉底——佛陀”时代的知识状态:生机勃勃,浑成一体。

个体知识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扩展,人类的学习状态向“轴心时代”回归。

02

答案不再稀缺,

“问题大发现”时代到来?

既然人工智能似能提供一切问题的答案,那么人类求知的“问—答”天平就将向问题一侧倾斜。
人和人之间的能力差距,越来越体现为提问能力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回答能力的巨幅提升,才让更多的问题浮出海面。
比如,“我是数学老师,关于‘二阶导数’,能给我编个课堂上能用的笑话吗?”
或者,“我要讲脱口秀。以孙悟空在蟠桃园遇到七仙女为题材,给我编20个来回的对话。要求句句有梗。”
又如,“我要去巴黎旅行。香榭丽谢大道,每隔10米给我讲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只要1700年到1900年之间的。”
再如,“1520年,一个生活在今天河南洛阳的人,从年头到年尾,有可能会听到什么样的新闻?”
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本来在逻辑空间里是存在的。但过去因为回答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并不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而现在,这句话变成了现实:AI有无数的好答案,在苦等人类的一个真问题。

这令人兴奋。对一个求知者来说,其意义近似于500年前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

03

知识让位,

学习者必将成为学习的中心?

和哥伦布几乎同时代的,还有哥白尼。他重新定义了太阳系的中心。
在学习领域,可能也将发生类似的范式革新:以知识为中心的时代,也将让位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时代。
过去的学习者面对的,是一座座孤峰耸立的知识高地。这些高峰是由无数概念、逻辑、先例堆起来的,它剥离了人的感性体验和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就像有人评价数学家高斯:他像一只狐狸,给了结论,但是小心翼翼地擦去了所有的推导过程。
在这样的高峰面前,学习者的每一步都倍感艰辛。
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些高峰有可能被推平,变成在学习者面前一览无余的平原旷野。学习者选择最优路径,直接奔向自己的目标。沿途之上:岔路口有标注,险隘处有提醒,困难时有服务,同路上有伙伴。

学习者的目标才是整个知识网络的核心。其他都是助力。

04

最先涌现出的,

会是多类型的学习助手?

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一个答题机器。
未来,它还会分化出更多的角色,围绕在学习者的周围。
学习者是自己任务的统帅。而人工智能——
有的扮演书童,负责回答问题;有的扮演参谋,负责提出下一个问题;有的扮演将军,负责执行;有的扮演探马,负责提供案例和榜样……
比如,我要读一本书,只须提出一个初始问题:“这本书重点讲了什么?”
“书童”负责列出要点;
“参谋”负责提醒我:这本书出版了10年了,有很多对它的批评和补充,了解一下?
“将军”说:如果你想做一个读书分享,我可以帮你生成一个PPT。如果你只是想摘录其中的金句,我可以直接导入你的私人笔记本。
“探马”说:你佩服的**老师从书中摘录的段落是这样的,你要不要做个比较?

“顾问”说:这本书的主题可以扩展为你今年跨年演讲的一个段落。如果需要扩展,我可以列出进一步的书单和请教对象……

05

“任务式学习”是未来学习方式的主流?

假设上两条猜想成立,如果学习者真的成了中心,如果学习者真的拥有了齐备的帮手,那么学习行为就会发生一次巨大的跃迁:“知”和“行”之间的边界被打破,“知”和“行”的次序甚至也会发生逆转。
过去,我们是“因知而实行”。有多少知识储备,才能做多少事。
未来,我们将“因行而求知”。如果人工智能铺设的学习基础设施足够发达,学习者面对的现实挑战,才是学习行为的起点。我要做什么,决定了我的学习内容、路径和需要的资源。
正如战场的演化:过去是中台准备计划和弹药,士兵负责执行;未来是士兵发现战机,向中台呼叫资源。所谓“让听得见炮火的人下命令”。
任务式学习,将会成为终身学习的主流。

比如,学习一门知识,你是为了应对考试,还是为了实际应用?是作为老师要讲一门课,还是作为外行只想粗浅地了解?是为了获取一些谈资,还是想为其他领域找一些启发?不同的现实任务,导致不同的学习方式。

06

学习成为重要的社交方式?

学习绝不只是人和知识之间的互动。
学习是一种人际活动。学习的意义,远远超过“知识”本身。
即??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