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2018年the world's most livable cities名單出爐, 我沒有考究評分的準則, 只知道悉尼排第5, 香港35。 冬將盡, 日間春意盎然, 有時20幾度, 晚間卻寒夜漫漫, 溫度時常是單位數中的小數目, 霜凍把前後園的青草整治得一臉枯黃, 置之死地而後生。今年極乾旱, 牧民叫苦, 無語問蒼天, 天公失聰, 置若罔聞。淋浴時我也刻意節約, 洗滌心靈, 待慢了皮囊。洗碗洗菜水也儲起來不厭其煩地一桶一桶拿去澆草地, 連去尿尿也不是每次沖水。水費貴嗎? 早幾天繳付的, 才$220一季, 撇除排污費, 這季度只花了$20。較貴的夏天的水費也只是$280, 草木欣榮, 不能把它渴死。 悉尼宜居嗎? 藍天為幕, 牽老伴沿河旁徜徉。對岸一遍紅樹林, 這河是濁流不是清流, 從未清澈過。河畔的餐廳七、八年前燒毀了, 火燒地旺, 重建之後規模大了, 生意更興隆。在河畔走完兩三公里後, 我倆坐下來點餐。我要了Chili Prawn Linguini, 餐牌上唯一的pasta, 老伴點了Egg Benedict配煙三文及一片sourdough, 兩杯cappucino, 盛惠$52.5。Linguini端來時, 我搜索一番才找出蝦5隻, 價錢比商場的一般cafe貴兩三成。無他, 獨市生意, 加上河景, 也值這價錢。這場景說的是兩天前, 在離家十多公里 、我們留下不少足跡的河畔。如果嫌貴, 也可以坐下只喝杯咖啡, 比一般稍貴不多的價錢, 一杯$3.9, 加大的才是$4.5, 就算是酒店, 咖啡價錢也不會相差太大。懶洋洋坐一個下午, 談像河水一樣長的話題, 沒有人驅趕你。地方大, 空間多, 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厭惡會較少。 這種寫照不是宜居的代表, 宜居也要心態的配合。如果你為了這裏貴一個幾毫而呱呱叫, 那裏便宜一兩塊錢而雀躍, 千方百計迂迴曲折避付三幾塊錢的road toll而傷神, 除非真的經濟拮据, 或者精明計算是生活情趣, 否則別這樣作賤自己。我們不是時常在外面吃飯的, 在家自己煮也很簡單, 花費有限, 老伴要吃甚麼我就煮甚麼。我們也時常在晚飯後逛超市, 看到差不多到期的麵包或其他食物減價促銷, 也會撿下便宜, 減少扔棄食物帶來的浪費。 最近朋友積極賣房子, 其中一個理由是, 房子旁邊一個小公園, 近月有大媽進駐, 晚上歌聲嘹亮。OMG! 西洋菜街、尖沙嘴碼頭...十分驚慄, 跟去年後園突然跳進一隻袋鼠一樣的匪夷所思。這裏街頭表演是要領牌的, 在偏遠地區的小公園自娛, 也不能罔顧對四鄰的滋擾, 在宜居城市開拓不宜居的土壤。僥倖我鄰居那血染的風采, 也只是偶一為之, 否則我要吐血了。 一個地方是否宜居, 除了客觀因素, 也要自己調節心態, 去找宜居的理由, 也不要給人締造不宜居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