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7月6日,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原來以為正常劇碼應該是你一拳,我一腿。可現實卻來個反高潮,不單滬指由有2700點反彈回2800點,香港恒指也觸底回升,完全沒有殺氣騰騰的氣氛。原來美國想恐嚇推出的500億美元貨品清單,只有350億能在第一階段執行,最令人意外的是開打不足兩天,美國商務部竟然推出「夏日優惠」接受美國企業申訴,若經過進口徵稅後,某些來自中國進口商品在繳稅後,更高成本若傷害到該企業的商業生存,則這項額外徵稅可以得到豁免,那就是說對華加徵關稅是可以「走後門」的。而且相對而言,中國並沒有向本國企業推廣這個申訴豁免機制,那麼中方沿此執行上的差異性而言,大有可能最後徵收美國產品的稅金將會比美國政府向中國進口商所徵的稅更多!因為中方對美的額外稅收是來自農產品諸如豬肉大豆,之中並沒有多少中國成分,而中國的出口商之中,大有可能包涵著美國或其盟友的商品如電子零件。此乃中國商業部經常強調美國對中國貨徵稅,即是打擊或其盟友的經濟都,破壞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最後受害的是美國。由是觀之,中國打這場貿易戰是滿有底氣的。雖然,貿易戰亦是沒有贏家。 更有趣的是美國人倒還未認為中國對美國挑起這貿易戰懷著極大壓力與恐懼。當韓鮮經過與美國國務卿唐貝奧一輪商議,批評美方對韓全面驗證棄核各種手段為「強盜行為」時,唐貝奧竟然向傳媒說「北朝鮮的強硬立場源於中方因應貿易戰而向全正恩施壓」,這種無中生有的解釋確令世人哭笑不得。毫無疑問,韓鮮有膽色向美國示強,盡索談判利益,當然來自中方的支持。可是面對打了兩天便自動退縮,把徵稅打折收貨的美國,難道中國還要依賴金正恩出手打美帝一記耳光?臺灣另有傳媒也不執輸,為美國舉措多加解讀,指此際美國海軍戰艦駛經臺灣海峽是為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額外向中方施加壓力。如果這說法能成立,是否代表美國單從徵稅的力度而言,是不能令中國屈服的,便要利用更多「超限手段」,才能達到它的戰略目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