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問君能有幾多愁,沒買騰訊未買樓」這句廣式打油詩是去年一度相當流行的自嘲流行語。2017年頭,騰訊在農曆年前後才不過160元,不到十個月時間,即翻了一番超過360元。2018年港股33,000點時,騰訊也最風光,最高價為475元。 數天前,騰訊翻出十年來最令人失望的成績表,弱勢股價更被大力度踏踩至319元。今年初高位至最低價已跌了33%,騰訊的股災是股價走勢定率的必然,升的快,跌也快。而且在420多元水平,大股東南非基金減持一成多,已經預示騰訊的高峰估值已過。通常,藍籌股價到頂回落一成多,飛身入場接棒的人受傷最大,這些小股民只懷念最風光時如痴如醉的475元,而忘記了2017年頭,它原來不過160元的日子。所以大戶以420元散貨是十分安全的,市場上自命不凡的傻仔最多,接貨之時很高興能420元入市,目標是返回475或至更高的500元。投行自然在吹報告,說420元是坐和望贏,如是者一千幾百億的貨被市場暢順地盡吸了。最後多說一句319並不是今年騰訊的低點! 好了,打油詩主旨之一「騰訊」美夢幻滅了,那麼另一個話題沒買樓是否繼續惹人愁呢?貿易戰繼續打,美國第二季經濟是十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好,經濟增長超過5%,而失業率跌低於4%到3.9%水平。但回看股市,美股並沒再創新高,只是蘋果、微軟、谷歌等科技股能創新高。由於美國經濟好,特朗普在減稅之餘,正在推進更大規模的全國性基建計劃。在大花金元之下,美國經濟確只會繼續澎漲。基建是要資金的,在海外的資金早前已因美息上升,美稅減輕而吸引回潮。現在再來大興土木,更多的海外資金將源源不絕奔向美國。 環球資金向新興市場說再見,首先出現狀況的是阿根庭,對世人而言,南美出事已司空見慣,不會有什麼可怕。第二個出事的沒想到是土耳其,因為士方把一名美國牧師扣留,美國則對土國出口鋼鋁加稅還擊,兩個北約國家便打起經濟戰了,土國貨幣對美元,一兩天內即貶值兩成。今年之內土幣已貶了一半!對這些小市場而言,土耳其必然通漲肆虐,國民日常生活出現崩塌式下降。香港人能享受到的是土航機票可平買,轉飛歐洲各地必然平上加平。出口香港的無花果、杏脯、沿海周邊的果汁相信會成為香港零售業的目標。 土耳其之後,一般相信一帶一路的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與馬來西亞將是下一個美資大鱷下手的目標。而印尼及泰國由於自身體量較大,傾倒不會一蹴即就,但最終覆巢之下無完卵。九七年那次金融風暴再演機會甚高!當然,今年人民幣的跌勢也比較吃驚,由年頭至今已經貶了一成。貿易戰開打,以貶值對沖入口關稅是否中央授意?要貶多少才合適?人民幣貶對東南亞也是傷害,一來中國遊客外購能力被削,二來中國貨出口力也相對強起來,強多少得看美國加多少稅金。 好了,回到「沒買樓愁不愁」這個問題。我相信在美國利益置世界之上的今天,香港金融市場最後免不了受環球經濟亂局所損,市民面對超高樓價,是不可能高歌猛進,負擔高額債務而置業的,因為自己份工隨時凍過水!所以今年的一般樓價很難創新高,而且會回調以反映市民對經濟的信心受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