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小兒升上初中二,開學沒多久,即在中史課文討論了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並在河西走廊設四個郡級行政機關的歷史,最有現實意義的,是比較漢代以降絲綢之路的背境,與今天習近平在2013年於哈撒克斯坦倡議一帶一路共同比較。 對大部份讀殖民地教育的中年人而言,對於絲綢之路,是必然聽聞其名。是三十年前日本NHK電視台與國內媒體合作拍攝絲路特輯,那首由喜多郎製樂的主題曲,令我們這代中年人,無不印象深刻。但那年頭中國才剛剛開放改革,國人尚窮,絲路敦煌不過是異域風光,根本就沒有人教化我們漢武帝通西域的歷史意義,而它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價值,更不會由港英教育當局向學生們啟迪傳播。時移世易,祖國倡議一帶一路,勢將改變世界發展大局,加上亞投行成立,已驚醒了自我沉醉的西方注視,並選出了一個「美國事事優先」的特朗普,處處針對祖國國力提升的每一步。
近日中央電視台播了一個外包的電視節目「河西走廊」,唯美歷史學術大製作,主題曲由希臘人所譜,風景拍攝則由一美一英紀錄片攝影大師主操,每集均配上製作嚴謹的歷史劇背景,把自漢朝至今二千多年,在河西走廊發生的政治軍事,文化美術,哲學宗教,貿易經濟等大事一一細說。
漢高祖立國之初,中原面對北方匈奴南下的壓力,以「和親」手段對應。無他,皆因百廢待興內政未穩,自然要爭取戰略守勢,令社會休養生息,待時而動。但匈奴對南方虎視眈眈並不能長期以一個「忍」字便可息事寧人。他們也有得寸進尺的思想準備。到漢武帝時期,中原已經累積了足夠的經濟力量,軍事建設也有成,中原政權便處心積慮向西進發,聯同西域小國之手,向匈奴發動積極的進攻行動。在此追求之下,他派出張騫出使西域,在取得西域盟友認同之後,派霍去病出戰,大敗匈奴於焉支山。自此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敦煌等四郡,而這條狹長地帶在漢人統治之下,再沒有離開漢人之手。它既分轄了北方匈奴與西南羌族,也同時令漢族中原政權打通了遼闊的西方,由中亞至波斯,直達當時另一個帝國羅馬,中亞南下側開拓了次大陸另一文明----印度的交流機會。沒有河西走廊,則漢族的文明發展只能渡過長江,越嶺南等蠻夷之地。以兩千年前的科技而言,海岸線就是圍困漢族的最堅固邊界。
沒有河西走廊,印度的佛教思想便不會向東滆化入中原與儒道並列我國三大宗教哲學思想,希臘石雕藝術,波斯繪畫技巧也不會東來,佛教的石窟文化也不會在敦煌遍地開花,而乘載了人類文明中歷史以來最曠世古今的美術文化沉澱。
經濟上,隨陽帝意識到復興絲路經濟對中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所以當中原經歷了數百年魏晉南北朝戰亂紛雜之後,他不單動議開鑿京杭大運河,打通了中原數個水系。自己更身體力行,帶著文武百官後宮西行,過黃河,親身入河西走廊,並邀請西域數十國首領仔仔一堂共議商貿。就像今天習近平邀請非洲五十多國所有元首聚集北京開中非政經論壇一樣。而西域五十多國又帶來各自的貢品餽贈隋朝,可說是當代世界上第一次萬國博覽會。
通過河西走廊,這個共十多集的節目,我們可以多角度認識學習,比較二千多年絲路的歷史進化,與今天「一帶一路」開發的戰略類比。知古識今,海洋文明主宰地球五百多年,我國偉大復興正在陸路與海路兩個方向進軍,新的科技與新的關係譜寫人類新的命運共同體。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