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立法會選舉結果已塵埃落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新面孔亦有不少。不知大家的感覺如何。賽果正常? 香港有希望了? 糟透了?
約一年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我們的民選議員的文章,提及我們的民選議員是多麼的不濟,某程度上反映了選民的素質。道理就是這麼簡單,種瓜得瓜。香港的選民登記年齡限制在18歲。回想自己當年18歲時,受了填鴨式教育十多年,工未曾打過,那時只知拼命讀好書進大學回報親恩,根本不會理會選民是什麼,遑論登記作選民花神思去選出治港人才了。
選民是什麼人,議員就會是什麼人,選民「騎呢」,議員也必「騎呢」。因此,在地區工作多年的,熟悉法律的,主張港獨的,表明會拉布的,懂開發天然氣的,要換特首的,年輕貌美的,熱心為X的(X可以是任一社羣/理念/東西),只要找到自己的market niche,再加些競選策略,好好包裝一下,都可入圍。
這也不能怪議員,因為議員也要生存。一個立法會議員,其薪酬及其他各項收入,總計每年四百多萬,四年任期就總計超過1600萬,儼如一個中小企老闆。老闆自己要食飯,其夥計也要食飯嘛。我們的社會培育了這些人,也不難理解。新一代的香港人大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曾受戰火洗禮,搵錢至上,喜歡看電視,愛上FACEBOOK八卦,把報章的資訊當成知識…… 大部份人,卻從不曾思考國家兩個字代表著什麼。
有很多曾參與佔中的人,連家也可以不歸,他們要香港自決、脫離中國獨立,實在並不出奇。至於為何要自決、要如何自決,這兩個問題,他們本來不用細想,相信亦想不透,那時也不須為此負責。現在,政綱有了,人也做了議員,我倒也好奇他們如何去自圓其說。當然,相信最後也只是我的一廂情願而已。
這個選舉結果,大抵就是過份崇尚民主自由、教育制度失敗,再加上沒有歷史觀等的代價。如果人人繼續只見自由之利,不見其害;家長及學校只看學術成績,不教孩子權利與義務;可以看十多年的電視,卻不曾翻一下中國歷史書……
現在也不用想太多了,且用這四年時間,聽其言及觀其行吧。 E-mail : howainam2014@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