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健康才富
在外怎么点餐、就餐更健康?
罗輯思維
2025年10月20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18日)
 
01

在外就餐的危害

估计你也有过这样的纠结时刻:早上赶着上班,在楼下早餐店随便买个包子豆浆;中午公司食堂排队太长,干脆点个外卖,辣子鸡、干锅花菜轮着来;晚上加班饿了,楼下快餐店的红烧肉盖饭又香又方便,是不错的选择。
一天下来,三顿饭大多是在外面解决。即使你平常大多数时候在家做饭吃,但朋友聚会、公司聚餐、出门旅游也少不了外食。大部分人吃完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念头:“经常在外面吃,是不是对身体不太好?”
那么,经常在外就餐,到底会对健康造成多大影响?如果不得不外食,有没有办法吃得健康一些呢?
我们模模糊糊知道,在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那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2021年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者对3.5万人进行了长达近8年的随访,发现与几乎不在外就餐的人相比,每天有2顿及以上在外就餐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症死亡率增加67%。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经常在外就餐的确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外面不也是吃的饭和菜这些食材吗,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坏的影响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外就餐更容易摄入“四高饭菜”,“四高”也就是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绝大多数餐馆为了追求菜肴的口感,做到“色香味俱全”,烹饪中往往会加入大量的油、盐、糖,使得在外就餐的人平均每天会比在家吃饭的人摄入更多的脂肪、能量和钠。这一点对于关心营养健康的人来说应该不是新知识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低估了它的影响力。
有研究分析了美国权威的健康与营养数据库NHANES数据后发现,在快餐店或全服务餐厅用餐的日子,人们每天总能量的摄入会比在家吃饭的日子高出大约200千卡。在我国,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我国192家餐馆8000多道有详细菜谱的畅销菜,结果显示餐厅菜肴普遍偏咸,一份菜含钠量几乎是中国成人每日钠推荐摄入量的2.2倍。
所以,这些四高饭菜吃多了,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自然就会上来。
除了容易油盐糖超标,其实外食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造成这一点的原因不是外面餐厅的食材不够好,而是选择了不健康的烹饪方式和不合理的搭配。
我们在外就餐会经常点一些高温油炸、爆炒熏制等方式烹饪的菜肴,这些烹饪方式会导致营养素损失。
同时外食更容易让食物搭配不合理。出去吃饭我们通常都会有一个想法:既然都出来了那肯定要“吃点好的”,因此在点餐时就会不自觉地点很多肉菜。看似是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贵了,但实际上却会导致营养缺乏。特别是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摄入不足,容易缺乏钙、铁、膳食纤维。美国的一项研究分析发现,快餐和餐馆食品的消费量与膳食纤维摄入量呈负相关。你看,有时候外食吃得越多,反而某些营养素越缺乏。
总之,不合理的外食,不只是让我们油盐糖吃得更多,还会让我们在能量过剩的同时陷入营养素缺乏,同时带来慢性病和营养不良的风险。

02

在外就餐如何“吃得健康”?

不过,你不用担心,就算不得不经常在外面吃饭,也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健康。因为从上面我们分析的内容会发现,在外就餐是有很大健康改善空间的。掌握一些外食小技巧,就可以吃得相对健康。
首先在选择一家餐馆前,要习惯查看餐饮单位卫生信誉等级。
应该优先选择食品安全等级在B级及以上的餐饮店铺,先保证我们吃的外食是安全卫生的,再进一步考虑营养问题。这个卫生信誉等级怎么查呢?有些店铺里会直接悬挂有标识。如果没有悬挂,或者你是点外卖,那一般可以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网站查看。
到了点餐时,记住一个基础营养公式:一份蔬菜+一份优质蛋白+一份粗细搭配的主食。
如果我们想享受一份健康又营养的外食,首先要有一份足量的蔬菜,可以点一份炒时蔬,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摄入。接着是优质蛋白质,优先选择蒸鱼、白切鸡等肉类菜肴,它们的蛋白优质还没有太多能量负担。最后是一份复合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饭、杂粮饭最好,没有的话正常的米饭、面食也是可以的。
那水果呢?水果如果当下没有,其实晚上回家吃也是没问题的。总之,点餐时蔬菜、蛋白和主食是搭配底线,其他的相对而言可以舍弃。
点餐还要警惕干锅、干煸等字眼的菜肴。我们前面说了,烹调方式影响营养留存,影响油盐糖含量,所以尽量多选择蒸、煮、炖、白灼等方法烹调的菜肴。实在忍不住想吃重口味的菜,点些酸汤、红烧的作为主菜,再配些清爽少油的蔬菜,是稍次的选择。
再有,外食时餐具选择很重要,能帮你有效控制食量。
我们在外面聚餐,或者点外卖的时候,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吃多了量。这个时候,餐具选择是控制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比如吃自助餐的时候,取餐时可以有意识使用小餐盘定量取餐。要多说一句的是,如果可能的话自助餐安排在中午,这样可以通过下午的活动消耗部分过多的能量。
还比如点外卖到家里吃,可以培养倒到自己餐盘里吃的习惯。外卖的分量大小不一,我们有时候掌握不好量,商家给多少我们吃多少。倒到自己的餐盘里,我们能更精确地知道该吃多少。
最后,警惕“健康餐”的陷阱。
现在出现了很多商业化的“轻食外卖”“健康餐”,它们是不是就真的完全健康了呢?其实很多时候,商家为了追求口感,会舍弃掉很多健康的考量。比如含有火腿、泡菜等腌制类食物的餐品,或者蔬菜搭配较少的意面、饭团等,会增加“隐形钠”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因此下单时我们可以额外注意一下培根碎、火腿片等的数量,越少越好;同时蔬菜比例应该至少占一半。不要被“健康餐”的标签迷惑,自己重点关注酱料和加工食材是不是过多、营养是不是齐全,才能真正享受到低负担、高营养的健康餐食。

02

关照“特殊人群”

最后,我们简单说一下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人在外就餐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在外就餐时食品安全是首要考虑,最好能自带清洁消毒后的餐具;除了上面提到的点餐策略外,给他们点餐时优先选择易消化和柔软易咀嚼的菜品,减少含糖饮料摄入。
其实对于儿童,我们还是建议最好不要经常在外就餐,这会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如果孩子非要吵着吃炸鸡、汉堡等食物的话,家长可以选择自制,用烤箱烘烤鸡胸肉或去皮的鸡翅代替深度油炸,汉堡夹入自制的烤牛肉饼或鸡胸肉并加入大量蔬菜,放弃或减少芝士的使用。如果不得不外食,要有意识地点一份蔬菜、一份鱼类制作的菜肴,保证营养的摄入。
还有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外就餐时应偏向清淡、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严格规避高油高糖的食品,务必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
其实,外食的核心问题不是食材问题,而是“四高”调味和搭配失衡,让你在能量过剩的同时陷入营养素缺乏。研究显示,每天2顿以上外食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但掌握技巧外食也能吃得健康:记住点餐公式“一份蔬菜+一份优质蛋白+一份粗细搭配主食”,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式,用小餐盘控制食量,警惕“健康餐”陷阱。
外食虽难避免,但聪明选择就能在便利与健康间找到平衡。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