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健康才富
認識美國疫苗
石鏡泉
資料提供者
2021年2月3日

不少人對美國疫苗有戒心,陳鳳翔兄來文指出何故。

 

 

  疫苗疑團多.邏輯理難梳

 

  選對來接種.抗疫勿放鬆

 

  疫苗(vaccine)全球容許接種,伴隨憂慮聲浪不斷。宣布疫苗有效,老闆隨即大手沽售股份(註1),自己避而不接種;多地出現死亡及副作用疑案,難道隱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搜集資料,確有點不可思議。

 

疫苗測試 缺合理性

 

 

  1.統計技巧:有研究報告(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指出,資料不全面,按公布數據推算,疫苗成效可能低至29%(註2)。不同陳述,結論不一。統計模式涵蓋前置假設、合格準則、樣本篩選、條件比較等大量人為因素,所披露的是否取巧(掩眼法)?

 

  2.政府公信:缺乏誠信的特朗普,在疫情嚴重的5月,勇推「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註3),目標「半年後」接種疫苗。然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顯示的傳統標準是2至7年(註4),包括動物安全測試,人體臨床測試的三階段(安全、有效及兩者兼顧),進入最後第三期屬觀察長期反應,怎可數月過關?

 

  3.二針需時:需要第二針的疫苗,前後相距約1個月,各階段累計4個月,測試時間應該增加,如何得來6個月完成測試(還有研製時間呢)?

 

  4.創新風險:疫苗性質(核糖核酸疫苗,mRNA)屬創新類別,人類史上見於絕症類別的癌症病例,經驗有限。目前測試怎能體現足夠的長期觀察以保安全?

 

  多個疑團,令人費解。相信只有專業及知情者才可清楚交代。

 

基地關閉 早啟研發

 

 

  據聞,為縮短時間,各期人體測試在前一階段未結束便展開。這邊廂,按世衛(WHO)統計數字,去年全球200多種疫苗,去掉四分之三才進入人體測試,第一期僅餘52種。是否有些疫苗,動物測試結果未悉,便用人體來做實驗?手法和心態令人擔憂!

 

  或許,可考慮的解釋是美國早已啟動研發?根據中國外交部,要求開放「德特里克堡基地」(Fort Detrick Lab)讓世衛調查一事,不會事有湊巧?可能事有蹊蹺?這個研究生化武器的實驗室,在2019年年中關閉,原因是安全防護不足。一個月後,巧合地在其附近出現一種名為「電子煙」疾病(Vaping illness),症狀恍如肺炎,屬流行性病。更鬼秘者,特朗普總統接著突簽行政命令(註5),加速流感疫苗開發,時間是2019年9月!

 

  大國博弈,真真假假。無論大家是否身處第三期測試中,還是疫苗功效、安全或副作用未能確信等前提下,希望各人不要漠視安全,尤其長者、孕婦、長期病患者更需小心。

 

  「切忌疫苗已接種,安全意識可放鬆」,否則疫情難以「清零」。

 

  願人類,渡這關。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