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4月20日)一提起“奴隶”,现代人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大西洋奴隶贸易——欧洲商人将非洲人强行掳走,再运往美洲种植园进行残酷剥削。
然而,历史上的奴隶制远不止这一段耻辱的烙印,它在人类文明的多个时期和地域中皆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过,比如古罗马的奴隶制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今天介绍的这幅出自法国学院派大师让-莱昂·热罗姆(Jean-Léon Gérôme)的《“小心狗”》描绘的正是一位境遇悲惨的古罗马奴隶。
“小心狗”(1881年)
画面中,一名被锁链束缚的奴隶,卑微地蜷缩在墙角给大宅供暖的砖砌炉灶旁。
他衣不蔽体,上半身只能打赤膊,脖子和脚踝戴着沉重的镣铐,表情既疲惫又麻木,头顶上那块写着拉丁文“Cave Canem”( “小心狗”)的铭牌显然暗示了他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
背景里隐约可见宏伟的古罗马建筑,还有身穿“托加”的自由民三三两两结伴行走在柱廊间谈笑风生,与前景中穷困潦倒的奴隶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即使此时此刻太阳高照,光芒万丈,也很难温暖陷在阴影里的奴隶。
不难看出,这种对人性的剥夺,与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黑暗如出一辙,却又因古罗马社会的特殊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古罗马,奴隶可能是战俘、债务人或被遗弃的婴儿,他们从事从家务到角斗的各种劳动,为拥有他们的主人创造了庞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命运却完全取决于主人的意志。
「希腊与罗马的不同之处在对待奴隶的处置方式上也可见一斑。希腊的奴隶除了极少数例外,注定终身为奴。
相反,罗马的奴隶中有解放奴隶。这一制度规定他们或者用攒下的钱赎回自由,或者在经过长年劳役之后,像获得退休金一样被授予自由。解放后获得自由的原奴隶叫作解放奴隶,其子孙可以获得与罗马自由公民完全相同的公民权。」(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