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1 | |||||||||
二十年前六月,香港回歸在即,我代表香港觀鳥會,在東京參加有關保育黑臉琵鷺的會議,兩岸三地(內地、香港、台灣)都有代表出席,與會者還有日本、韓國、朝鮮等地的專家,當年全球只錄得約五百隻黑臉琵鷺,屬於「極度瀕危」級別,因此大家很心急,聚首東京一起商議保育的辦法,開始時大家並不太清楚有甚麼具體的事可以做,不過覺得總不能甚麼也不做,於是就從了解問題開始,啟動了此後持續多年的國際協作行動。
兩岸三地人員一起談保育黑臉琵鷺 (相片鳴謝:陳承彥,後排左)
黑臉琵鷺全球普查,顯示1997年國際保育工作展開後,數目逐步上升
自然保育既是漫長的工作,也通常見不到成功的結局,是十分令人氣餒的事,不過只要偶然有幸見到自己的投入竟然是某個成功個案的一小部份,心中的喜悅便足以推動繼續向前行。 有人說過我是「病態的樂觀」,我不反對這個形容,因為我見過茫無頭緒的難題,也可能在劣勢下得到解決,黑臉琵鷺就是一例,所以我相信只要目標正確,堅持加努力可以帶來成功。
註1 香港觀鳥會:2017 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公佈 http://www.hkbws.org.hk/BBS/redirect.php?tid=26215&goto=newpost |
|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