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歷史長河偶拾
乌台诗案,苏轼到底冤不冤?
罗辑思维
2025年10月9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7日)
 
1079年,苏轼被抓了。罪名是写诗讽刺朝廷,在御史台的监狱里关了130多天。我们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冤案对吧?毕竟苏轼那么有才华,写几句诗发发牢骚怎么了?再说了,宋朝对士大夫多宽容啊,包拯能把唾沫溅到皇帝脸上,寇准敢拉着皇帝衣服不让走。可偏偏到了苏轼这儿,写几句诗就要坐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仔细看看,苏轼的诗还真在讽刺新法,按照当时的法律,这就是讥讽朝政。
而且宋朝的司法程序还挺完善的,事实审理和法律判决分开,还有录问环节让犯人翻供。
苏轼最后也没翻供,说明他心里清楚自己确实说了不该说的话。
但问题是,为什么别人反对新法都没事,偏偏苏轼就倒霉了呢?
关键在于时间点。1076年王安石罢相后,主持新法的就是神宗皇帝本人了。
以前大家骂王安石,皇帝还能保护你们;现在你们再骂新法,那就是直接冲着皇帝来的。
更要命的是,苏轼赶上了雕版印刷的新时代。
他的诗集满大街都有得卖,这就不是私下发牢骚了,而是公开和朝廷唱对台戏。
用苏辙的话说,苏轼的罪名就是“名太高,与朝廷争胜”。
一个文人靠写作获得了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影响力,这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