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張學良這號人物,很多人其實挺為漢卿報屈的,本來人家出身也好,也有權位,手底下還有武裝,結果過於重義氣,後半生就被蔣介石軟禁起來了,可以說張學良的生命,終止於1936年。 然而張學良畢竟,還是乾了這個逼蔣抗日的事,張學良自己後來也總結,我被囚禁也不冤,因為我想幹的事都乾了,而且於民族於國家都是有大利的。 可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另外一號人物,簡直堪稱張學良第二,這個人就是抗日名將孫立人。 孫立人當年是清華大學畢業的,被保送到美國普渡大學學習,在美國求學多年之後,回到國內加入到了軍籍。 這個大學畢業生參軍,確實比一些沒有文化的人強,好歹他是經過訓練的,有腦子的,所以回國之後一度孫立人聲名鵲起,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期間。 大家知道嗎?當年日寇那個猖獗勁不是光進攻我國,東南亞各國日本是打遍了,尤其在緬甸,日軍差點把英國軍隊給包了圓。 當時出於全盤考慮,我國派出了緬甸遠征軍,這支軍隊就是由孫立人帶領的,孫立人在緬甸取得大勝,把英軍從日軍的虎口之下,給救了出來。 後來孫立人就獲得了東方隆美爾這樣一個稱號,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孫立人建樹不多,這也正常,畢竟國民黨的軍隊跟共產黨打,那確實是不行。 而且孫立人早早地就被老蔣調到了台灣去,老蔣到底是什麼時候感覺到,大陸不行了,他只能退守台灣的,現在還是一個謎。 但是咱們這麼講,老蔣對於台灣的治理,是非常用心的,派的幾乎都是手底下最精幹的人物,孫立人到了台灣之後不久,整個大陸都解放了,老蔣帶著幾十萬人馬,只能退守到台灣。 那個時候從大陸撤下來的將領很多,老蔣通通不用,反而是提升了孫立人的官位,讓他做所謂的陸軍總司令,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方面老蔣很欣賞孫立人的才華,另一方面當時孫立人是知美派,畢竟他是美國留學回來的,美國政界很看重孫立人。 尤其是老蔣當時跟美國關係很不好,以前咱們聊過,1948年的美國大選,老蔣押錯寶了,他拿出大量的錢去資助杜魯門的對手杜威,以為杜威能當選。 結果沒想到票一開出來,人家杜魯門連任,所以杜魯門在那幾年特別反感老蔣,老蔣你派人去要援助,基本上全都給你駁回。 所以老蔣深感你說我自己勢單力薄,我守台灣守不住,我得指望美國老大哥幫忙,那麼怎麼整,我政府中得多用一些美國留學回來的人,讓美國人還念點他們的好,多給我點援助,這是孫立人能在台灣,迅速飛黃騰達的原因之一。 但是老蔣這個人向來是非常猜忌的,確實西安事變他也被人抓過,這也難怪後來,他變得謹慎了許多。 老蔣當時,一直跟美國政府挺不對付的,要不然他也不至於,拿重金去支持杜魯門的對手杜威,老蔣就感覺到美國當時要把他換掉,解放戰爭期間老蔣為什麼下野,是因為當時美國支持李宗仁出來進行和談。 而退守台灣之後,李宗仁都沒敢去台灣,老蔣也深感要守住台灣,你需要美國人的援助,可是老蔣又很擔心美國人有一天,會不會突然把他給搞掉,扶持一個親美的人上來。 那麼環視左右,哪個人有可能成為美國扶持的對象?老蔣感覺就是孫立人,你想孫立人有戰功有名聲,還是美國留學的,美國人信任這些在美國求過學的人。 所以一旦局勢稍微緩和下來,老蔣就對孫立人動上心思了,在1955年,老蔣命令毛人鳳,炮製一個冤案,說孫立人準備鼓動他的手下,進行造反和兵諫,於是把孫立人及其手下幾十個人,統統抓了起來。 這個事兒對於孫立人來講,確實是無中生有,張學良當年頭腦一熱,感覺到民族大義,要把老蔣抓起來進行兵諫,孫立人當時沒這個想法,可是誰讓孫立人,有可能成為美國的代言人呢? 所以在當時的台灣,孫立人就成了張學良第二,張學良被關押到上世紀90年代,孫立人也被關押到蔣經國去世。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孫立人才被放出來,放出來沒多久就撒手人寰了,所以囚禁在蔣介石手下的,可不止張學良這一位。
文章來源: 照理拍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