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除了該隱與亞伯,亞當和夏娃繼而生下了塞特和其他兒女(創世記5:3-4),人口開始繁殖。一千六百年之後(即公元前2400 B.C.),因世人普遍犯罪作惡,神便降下洪水毀滅世界;惟有挪亞是個義人,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遵從了神的命令,建造了方舟,與他的家人共八人在洪水中得救(創世記6:1-7:5)。 根據族譜的計算,聖經的主要事件與世界及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如下:
挪亞的後裔 挪亞共有三個兒子,即是閃、含和雅弗(創10:1-32),而除了挪亞一家得救之外,當時世上所有的人都在洪水中滅亡,所以現今的人都是閃、含和雅弗的後代: · 閃——中土居民,相信是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即是猶太人、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以及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 含——南方人,相信是埃及人和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人的祖先;和 · 雅弗——北方人,相信是黑海及小亞細亞居民,以及希臘人和歐洲人的祖先。 挪亞洪水 聖經提及的挪亞洪水故事,實在是世界上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美洲的「馬雅」(Maya)等文明,都有洪水滅世的紀錄;然而究竟洪水是「普世性」(global)抑或「地區性」(local),卻沒有定論。 中國也有類似的傳說: · 由於上天要懲罰世人,降下暴雨要毀滅人類;當時伏羲氏與女媧兩兄妹躲入了一個巨型的葫蘆裡避水而存活,他們二人結為夫婦,並生兒育女,成為了當地各個民族的祖先——這是一個「普世性」(global)的洪水故事; · 至於大禹築堤治理水患的故事——是一個「地區性」(local)的洪水故事。 巴別塔 洪水之後四百年(即公元前2000 B.C.),那時,天下人的口音和言語都是一樣。當時的人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去到巴比倫附近的示拿地一塊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計劃在那裡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聚集在一處,傳揚自己的名,免得各人分散在其他地方。 神見到人有自高自大的意圖,便變亂他們的口音,將人分散聚居(創世記11:1-9);這就是人類散播各方和發展個別語言與文化的開始。 現代巴別塔 就算今天,人亦不斷嘗試在不同領域建造巴別塔,意圖建立個人、團體及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甚至歷史上的影響力;然而巴別塔的結局和聖經的預言告訴我們,人的如意算盤和努力,在神的主權和控制下,將會徒勞無功: · 個人——建立財富和權勢,爭取功名和歷史上的地位; · 學校——在成績與表現方面樹立名聲和影響力; · 公司、企業與財團——要達致最高的盈利率和市場價格總值; · 機構與團體——要爭取最多會員和影響力; · 城市——要建造最多人口、最高的大樓、最長的橋、最大載客量的機場、最高吞吐量的港口和最多支線的地下鐵路網系統;和 · 國家——要強盛,無論軍力、生產力和國民收入要爭取全世界第一。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