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15 | |||||||
神在創世記1:27-28吩咐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然而人類在各方面都失職;在大自然與生態方面: · 天氣——人類的發展令燃料迅速消耗,而樹木日漸減少,二氧化碳(CO₂)的含量增加,引致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南北極的冰塊融化,海洋的水平面上升與降雨量減低,促使極端氣候事件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暴風雨與龍捲風的形成; · 海洋——受環境與天氣影響,災害性的颶風、海嘯與赤潮等,令海洋的冷暖流改變方向,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亦因找不到食物成為受害者; · 空氣——高速工業化令空氣污染惡化,煙霞嚴重侵入人體的呼吸系統,引致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 活物——「森林開伐」(deforestation),過份的殺戮與獵食,令天上、地上與海洋中的生物日漸減少,甚至滅種;和 · 資源——貪得無厭的開發令湖泊消失,石油、礦物與資源加劇消耗,形成資源缺乏。
在人際關係方面: · 個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斷作惡犯罪,只懂埋怨與推卸責任; · 夫婦——互相猜忌,離婚率越來越高; · 家庭——父子不和,兄弟姊妹互相仇視,將一個溫馨的避風港,變為傷心分歧地; · 朋友——只是互相利用,缺乏真正友誼; · 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陌生與疏離; · 工作——為酬勞與升職,並非服務及貢獻; · 企業——為知名度、收益及市值; · 國家——「執政黨」與「反對黨」互相爭權奪利,醜聞多多;和 · 世界——強國剝削與欺凌弱國。
無疑社會進步了,然而: · 生活——只懂享受,不問代價; · 教育——提出問題多多而不能提供解決辦法; · 社會——問題矛盾化與尖銳化,欠缺包容; · 經濟——鼓勵消費去刺激經濟,而不是量入為出的保守觀念; · 政治——只求名、利、權,不問整體長遠福祉; · 哲學——傾向「虛無主義」(nihilism)認為世界及生命的存在沒有客觀意義;令人遠離神,而並非引領人 親近神; · 科學——「立論點」(a priori)基於神並不存在;和 · 宗教——傾向「世俗化」(secularization),例如對「同性戀」的寬容態度與「極端主義」,例如「伊斯蘭國」聖戰組織。
而人類在每一個領域,如《人類早期歷史(2)》所說,都試圖建立不同的巴別塔: · 生活——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 · 教育——最多畢業生成為名人的學校; · 社會——最幸福的國家/城市; · 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 政治——最得民心與受歡迎的政治家; · 哲學——最著名的哲學家與哲學思想; · 科學——諾貝爾獎;和 · 宗教——「超級教會」(mega church)的ABC路線,即是聚會人數要眾(Attendance)、建築物要大(Building)與奉獻要多(Cash)。
從探討政治問題得到的啟示 神容許人尋找和摸索不同的政治模式管理自己、家庭、團體與國家,甚至教會,然而結果始終都會失敗和令人失望。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