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耶穌的試探 耶穌受洗之後,接受魔鬼的試探,體驗世人面對引誘時的心路歷程,並且向世人樹立抗拒試探的良好榜樣(路4:1-13)。當我們受試探的時候,耶穌十分理解我們的思維,因為祂是過來人,祂自己經歷過試探,就能夠幫助我們。我們覺得難受的,耶穌身、心、靈都體驗過,祂甚至受過十字架的苦,那麼我們還有甚麼覺得可怕呢?「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2:18)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羅」(Maslow)的研究,人的「需要」有下列由低至高的次序和層次(Hierarchy of Needs):
在曠野裡,魔鬼用了四十天從各方面試探耶穌,包括飢餓(生理需要)、世界榮華(安全感、社交、地位需要)與從殿頂跳下(實現理想需要)可以得到的名、利和權的利益,去引誘耶穌;魔鬼的誘言,都是有聖經根據的,然而耶穌不為所動,也沒有向魔鬼屈服,反而用正確的經文,高舉神的主權,令魔鬼不得要領。 相對的經文列出如下:
無論遇到什麼試探,如果我們能夠緊記耶穌對魔鬼的回應,我們便可以減低跌倒的機會。 另一方面,原來誤用聖經是可以令人墮入犯罪的網羅之中;同一件事,可以有相反的觀點和聖經理據,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誤解神的旨意。凡事一定要首先祈求神的引導,才找尋經文印證;而不是自己決定了方向,才找尋聖經的支持。
(完)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