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6 | |||||||
引言 宇宙萬物從何而來?這個問題,耗盡了千古年來無數科學家的研究和探討,都只能夠提出兩個假設,就是「大爆炸理論」(Big Bang Theory)和「演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但是還未能找到一個「終極」(definitive)的答案。 而根據聖經創世記1:1,開宗明義便說:「起初神創造天地」,這就是萬物的起源,即是「神創論」(Creationism)的基礎,十分直接和清楚;但是如果用科學的詮釋,我們就算閱覽全世界所有的百科全書和科學文獻,都不能完全了解「演化論」的機制和過程。 補充一點,「演化論」通常稱為「進化論」,但是演變的過程未必一定是「進化」的,亦可能是「退化」的,所以理論稱為「演化論」比較適當。 我們要知道,聖經的創世記並不是一篇科學論文;創世記最主要是告訴我們,神就是宇宙的創造者,這就足夠了;神實在無必要向我們解釋創造的細節,如果祂在3千多年前向創世記的作者摩西詳述創造的過程和機制,摩西肯定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因為就算今天的科學家亦未必能夠完全掌握;試想像如果愛因斯坦(Einstein)向小學生解釋「相對論」(Relativity Theory),無論他怎樣用淺白的語言講解,小學生也不會了解;所以科學家絕對不能期望創世記可以提供一個合乎現代科學要求的答案。 宇宙的來源 首先,從科學的觀點來說,基於天文學家觀察到宇宙並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地膨脹當中,所以對於宇宙的來源,「主流科學家」(mainstream scientists)有兩個講法:
大爆炸理論(Big Bang Theory) 根據「大爆炸理論 」(Big Bang Theory)推論,宇宙有一個起點(starting point),就是「大爆炸」;在大爆炸發生前,宇宙中沒有任何物質,沒有能量,也沒有生命。 根據這一個 「理論 」,大約在137億年前,有一個不知道來源、體積近乎無限小、密度和溫度近乎無限大的「奇點」(singularity),忽然發生大爆炸,繼而產生了所有現時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包括現存的中子、質子、電子、光子與中微子,即是世間上所有的「基本粒子」(fundamental particles)。 空間在1億億億億份之1秒之內,向外膨脹了10的60次方;在1秒鐘時間之內,溫度下降到100億度;空間急速繼續向外伸展,整個宇宙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體積很快上提,而密度和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而各種化學元素(elements)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的。 當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的時候,早期化學元素的合成過程結束,而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 此外,當溫度繼續下降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存在氣態物質,而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在80億年前,太空中形成了星體包括太陽,45億年前形成了地球和月亮。 當時的地球,遍佈了活火山,無論熾熱的火山岩漿、太陽的強烈輻射、極高的溫度和空中的毒氣,都不容許任何生物存在。 後來溫度降下,大氣層開始形成,環境適合生命生存,單細胞生命在35億年前出現,24億年前大氣層產生氧氣,18億年前產生海藻,4億年前陸地出現植物,3億年前出現爬蟲類動物,7千萬年前出現哺乳類動物,而人類在40萬前演化而成。(附註:不同的資料出處,因為計算的方法不同,座標也不同,所以提供的時間框架可能都不一樣,相差會以億萬年計。) 然而學說並不能解答「大爆炸」發生之前的事?為什麼有「大爆炸」?「奇點」和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和能量從何而來? (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