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生物的演化時間 生物的演化時間,通常用「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鑑定,即是從出土化石裡面的碳14「放射性物質」(radioactive material)含量中,用「半衰期」(half-life)去計算化石年齡。 但是如果泥土中的碳14「放射性物質」在創世時已經存在,半衰期的計算方法,便失去了計算時間的意義和準確性。 成功機會的或然率 根據現代的「大爆炸理論」和「演化論」,大爆炸之後,經過億萬年的時間,基本粒子就會演化成為今天世界上的人類和萬物,成功的「機會或然率」(probability)實在近乎無限小,好像:
以上的例子都可以計算出成功機會的或然率,但是這是沒有意義,亦是沒有可能的事;如果「演化論」是真確的話,青蛙變王子的故事,就是科學事實,而不是「童話」! 基督徒的觀點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的作者曼甸奴(Og Mandino)曾經說過:「人不是由一個怪誕的科學家,偶然地在實驗室內無意中製造出來的;人生存在世上,一定有一個目的。」 對於基督徒來說,神是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的創造者;神就是「第一個基因」(First Cause),即是萬物的開端和源頭。 在實驗室創造生命 在2010年5月,美國的科學家凡特(Craig Venter)和他的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已成功合成了世界第一個能「自我複製」(self-replicating)的「人造生命細胞」(bacterial cell);對科學家來說,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不一定要通過「演化」來進行,甚至在實驗室中也可以「被創造」出來。 這項研究的團隊共有20多位科學家,歷時10多年,耗資超過4000萬美元。其實,這個「人造生命細胞」只是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組產生的一些最簡單的生命,科學家首先對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M. mycoides)細菌的基因組進行解碼並複製,由此產生人工合成的基因組;然後,他們把合成基因組移植入一種相似的細菌,稱為「山羊支原體」(M. capricolum)中,通過「重啟動程序」,細胞內的人造基因組開始主導細胞的分裂和複製,而最終形成一個全新的細菌生命。 儘管這是一項重大的科學成果,但是利用少許的合成物質複製一個自然的基因組,這個技術並不能說是一個「創造生命過程」(life creation)。 這好像一個人胡亂將一些音符拼在一起,可能製造了一些音響,但是他絕對沒有「創造」了聲音和音樂。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