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2 | |||||||
前言 在現今普世的新冠肺炎、社會運動和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令人不禁思想到:
個人及整體利益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不論其種族、膚色、性別、語言、財產、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然而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而每一個人都要向國家的法律、社會的文化、所屬的工作機構典章、家庭的責任和自己的良知負責;否則沒有人會保家衛國,亦沒有人會安守秩序。 當衝突發生的時候,什麼是考慮的重點呢?究竟個人抑及整體利益是首要呢?而個人是否應該為國家、社會、所屬的工作機構或者家庭犧牲自己的利益?抑或堅持個人的權利而漠視他人及整體的需要呢?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大陸抗疫成功,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核心價值理念,令十四億中國人在政府的領導下,同心協力,在幾個月內就讓疫情受控。相對地,歐美國家,因過於尊崇個人自由,拒絕服從防疫措施,到今天還在疫情肆虐下掙扎,讓人慨嘆。 「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 「單邊主義」是指國家、政黨、公司等組織執行單方面行動的理論、學說和思想,是獨霸一方的霸權主義,無視其他單位的歷史背景及需要。 另一方面,「多邊主義」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進行國際合作,互相尊重,旨在解決共同問題,處理由於國際關係中人們認知或實際存在的衝突,爭取共贏。 在現今的社會運動下,全世界都有大型的社會請願和示威抗議行動,甚至涉及暴力;示威者可能有高尚的理念,然而大多數的市民都不認同他們的違法行為,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等同無政府主義;而不同理念的人,無論因政見、經濟情況、社會歧視、信仰和民生問題,都採取非黑即白,我對你錯的態度,即是「單邊主義」,令家庭、朋友與群體關係撕裂,實在十分可惜。
(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