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文化背景 西方的文化背景源自古希臘和基督教:崇尚人權,認為每一個人包括國王在神面前都是平等,而人的生命都是尊貴的,但是要個別向神負責;因人天生有罪性,人人都會犯罪,包括國王,所以在聖經可以見到先知向國王指出他所犯的錯誤,直斥其非;這個思想發展成為人權、民主、自由和法治等概念的基礎。 中國的文化背景源自儒家學說和佛教:皇帝是天子,他是至高無上的,臣民要服從皇帝的命令,否則會被斬首;社會及家庭要分尊卑,長幼有序,一級服從一級,否則天下大亂;所以岳飛被處死,責任總不能算到皇帝的身上,人民只能將殺死岳飛的責任,推到秦檜夫婦的身上,讓他們變成代罪羔羊;這個思想發展成為權威、人治、關係等概念的基礎。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因為中國人口多,資源少,天災人禍頻繁,所以人命沒有價值,形成「適者生存」的情況,而每一個人的心態務求爭權奪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中國人長於內鬥,兄弟姊妹與親人有時候亦不能和諧共處,要告上法院解決問題;這樣講的時候,心中實在十分痛心,因為雖然中國人天性聰明,工作亦勤奮,然而很難互相合作,所以有人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就變了一堆蟲」;反而日本人合群,「一個日本人是一條蟲,一群日本人就變了一條龍」。如果有兩家中國人在外國一個小鎮開餐館,他們往往會變成世仇,互不相讓;但是兩家日本人在小鎮卻可以共同合作,大家和衷共濟,甚至互用儲存食物及物品。實在任何一個小鎮,都有足夠的空間與生意一同共享,雙方各自精彩,中國人又何必在異鄉互相仇視呢? 中國文化生存了數千年,當然有她的生存價值和生命力;但現今表面上西方的文化好像比較優勝,卻又流於太霸權及缺乏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所以也不是沒有缺點。現在嘗試客觀的將一些普遍性的具體例子說明兩個不同文化互相值得參考和修正的地方: 西方文化值得學效的地方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