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前言 今天的社會充斥了「自由」、「自我」、「批判」與「投訴」的思維, 屬於不同年代、階層和背景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及處理方法,都有不同的見解。無論家庭、教育、工作或生活,後輩的,上一代的會覺得「一蟹不如一蟹」;而新一輩的相反地認為舊人總是老氣橫秋,不思進取。 從好處看,如果雙方「求同存異」,放下歧見,互相尊重的話,就會「百花齊放」,各自精彩;倘若雙方「各不相讓」,堅持己見,互相攻擊的話,就難免「各走極端」,勢不兩立。 成因在以前的世代,成功之道主要靠賴個人勤奮、人際關係和把握機會;然而現今可以憑着前瞻、創新和衝勁,就可以出人頭地。與上一代比較,今天的青少年實在十分幸福,他們身處現今的世界: · 高等教育普及; · 知識充實; · 見聞廣闊;和 · 熟悉電腦及新科技。 然而面對同輩劇烈競爭,他們: · 上位、上游及升級機會比以前困難; · 可能對自己與社會的期望過高; · 覺得回報太少;和 · 缺乏成功及成就感。 管理階層 面對下一代的新思維衝擊,現時上年紀的長者及「管理階層」通常會覺得: · 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 · 下一代急進,想法幼稚; · 下一代不如上一代——他們充滿理想,而不切實際;學而無術,卻自高自大;不知量力,卻喜歡冒險;膽大包天,卻希望立功;想要獨立,卻害怕與眾不同;思考偏激,卻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詢問太多的問題,而欠缺建設性的意見;缺乏耐性,急功近利;懶惰,也缺乏承擔; · 下屬應該服從上級,後輩要尊重長者; · 注重倫理與先後次序; · 規條要遵守,不能隨意更改; · 凡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分耕耘會有一分收穫; · 人生要吃苦,肯吃虧,有耐性; · 工作目的是為了待遇與升級機會;和 · 名、利、權是人生首要目的。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