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12 | |||||||
前言 根據使徒行傳3:1-11,使徒行了首要的第一步,教會在一天之內加添了3,000個信徒之後,彼得和約翰並沒有滿意現狀而不思進取,躲在辦公室內集中處理行政工作,也沒有從此專注大型佈道會,或是單單招呼有影響力的信徒,而忽略了個人佈道。 之後在申初(下午三時)的時候,即猶太人禱告的時間,彼得和約翰上了聖殿;那裏有一個天生瘸腿的人,在那裡行乞;當他見到彼得和約翰,就求他們賙濟。 彼得首先叫這個行乞的,留心看着他,然後對他說:「金銀我都沒有,我只能將我有的給你!」 隨後彼得奉主耶穌的名,醫治好這個行乞的,扶他起身;他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與彼得和約翰進了聖殿,一路走着,跳著,讚美神;而其他的百姓,看見這一個神蹟,滿心希奇地讚美神。 藉着這一個機會,彼得又向眾百姓傳福音,而相信的人,單是男丁,數目便有5,000人。 務要傳道 這一個故事教訓我們,教會的領袖不要安於教會現狀,只應用單一的模式去傳福音,乃要無時無刻把握機會,進取地主動出擊,找尋傳福音的機會和對象;無論得時不得時,都務要傳道: · 主耶穌無論面對的是一個人,例如撒瑪利亞婦人(約翰福音4:1-29)或者是一群人,例如登山寶訓時的眾人(馬太福音5:1-12),都是全心全意地傳揚及見證福音工作;和 · 耶穌也不是每一次傳福音都順利,獲得豐富的成果;祂也曾經遇到怒氣滿胸要將祂趕出家鄉地的拿撒勒人(路加福音4:16-30),不願意變賣財物跟隨祂的少年財主(馬太福音19:16-22),拒絕接待祂的撒瑪利亞村莊(路加福音9:51-56),還有處處與祂為敵的法利賽人。 所以傳福音的時候,不用太介懷對方的態度或者結果,總要主動傳揚福音,因為撒種與收成同樣重要;沒有撒種,就不會有收成。
(完)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