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4月27日)"印巴边境又打起来了! 这一次,莫迪和巴基斯坦军方谁都不肯退让,双方连续交火两天,局势随时可能失控。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寄予厚望的美国却撂挑子了——特朗普直接甩锅:'他们自己能解决!' 第一,美国"战略性放弃" "当记者问及是否愿意调解印巴冲突时,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甩出一句大实话: 他们(印巴)已经斗了一千多年了,自己会解决的。 这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暴露了美国三大困境:乌克兰泥潭:400亿军援刚通过国会,实在无暇他顾;选举年魔咒:特朗普怕重蹈拜登"阿富汗撤军"的覆辙。中国因素,怕调解不成反被巴方当众'打脸' 。 美国印太战略需要印度制华,但巴基斯坦有美军反恐通道。因此干脆装聋作哑。 第二,中国的"平衡术" 中国带一路项目在巴投资超62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攸关能源安全,但直接站队恐激化中印矛盾 。对此—— 经济牌:继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已建成项目价值250亿美元),但同时对印度保持每年超千亿美元的贸易额。 外交话术:外交部表态"呼吁双方克制",却特意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话印度爱听,但后半句"反对借反恐之名损害他国主权"明显是给巴方撑腰 军事留白:新疆军区部队近期举行高原演习,但特意选在远离克什米尔的阿里地区。 第三,俄罗斯的"双面胶"策略: 目前俄罗斯70%军火卖给印度,但需要巴方配合阿富汗事务。因此,偷偷给双方递纸条。 军火生意照做:S-400导弹系统正按计划交付印度,但同步升级巴基斯坦的米格-29战机 。 能源杠杆:以折扣价向巴方提供原油,却允许印度用卢比结算俄油贸易。 上合舞台:作为上合组织"双引擎",默契地把印巴冲突纳入9月撒马尔罕峰会议议程 。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烈近日撰文透露:"中俄实际上已形成'危机管控分工'——中国侧重经济维稳,俄罗斯负责军事降温,这种互补性让西方挑拨无从下手。" 最精彩的暗线:25日,俄外长拉夫罗夫突然访问北京。同日,中国宣布将进口俄罗斯小麦产区全部滞销库存。三天后,巴基斯坦军方代表团低调现身莫斯科。巴向华提出货币互换额度再增加100亿元。 总之,当美国装聋作哑时,中俄早已玩转了更高阶的地缘游戏:让印度拿到实惠,让巴基斯坦保住颜面,让美元慢慢出局... 最重要的是,让亚洲的火药桶始终差最后一把火。这,才叫真正的"危机管控艺术"。 最新商业卫星显示,印巴实际控制线两侧的部队调动规模,远小于2019年危机时期,印证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