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重磅:93阅兵,将传递哪些战略信息?
华山穹剑
2025年8月27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8月20日)
 
今天国新办介绍了93阅兵准备有关情况。你以为阅兵只是“武器方阵走秀”?错了!这场阅兵的核心,是中国军队从“单兵种对抗”到“全领域协同”的降维打击。通过阅兵,我们将看到的是一支脱胎换骨的人民军队。
 
其核心不再是单一武器的亮眼,而是一个有机、智能、高效的作战体系的全面亮相。这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已经从“补课追跑”进入了“体系建构”和“规则制定”的新阶段。
 
一、体系作战的“神经网络”,给战场装上“千里眼”“顺风耳”——看得见、联得通、打得准。
 
当空警-500预警机、高空高速侦察无人机凌空呼啸而过,当各类信息侦察感知、电子作战、信息支援车等亮相通过天安门……这些装备编织的“天罗地网”,让战场再无死角。
 
这套体系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深度融合与实时分发。任何一个节点发现目标,其信息瞬间即可化为三军火力单元共享的“战场共同态势”,真正实现了“发现即透明,透明即锁定”。这是体系的“眼睛”和“耳朵”,彻底打破了军种和兵种间的信息壁垒。
 
二. 装备方队按作战模块而非军种编成,本身就彰显了联合理念——跨域协同,火力聚能的“雷霆万钧”。
 
首先,参加阅兵的东风战略导弹、高超音速导弹、超音速巡航导弹、定向能武器等,不再是单纯的战略威慑符号。它们构成了对敌重要时间敏感目标(如军事基地、航母、指挥中心)的 “即时侦-即时打” 能力。
 
同时,新型长剑巡航导弹,可由轰-6K、战舰或地面车辆发射,实现了空、海、陆基平台的火力通用化,对敌纵深目标实施多轴向、饱和式精确打击,极大增加了敌防御难度。
 
此外,各类红旗系列远程地空导弹,与歼-20隐身战机、中近程防空系统可构成的多层防空网,具备了强大的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能为重要战略区域要地撑起一把可靠的“保护伞”。
 
三、 无人智能,新质力量的“颠覆冲击”,未来战场的“死神”——代表了“新域新质”战斗力的生成。
 
无人作战模块的独立受阅,是本次阅兵最大的亮点之一。各类攻击型无人机、无人高速侦察机……这些“钢铁蜂群”能24小时不眠不休执行任务。预示着一场深刻的作战革命。它们能承担侦察、监视、电子压制、精准打击甚至“蜂群”自杀式攻击任务。
 
未来战场,将是“人在回路中”或“智能自主”的无人装备打头阵,执行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我方有生力量,并成倍提升作战效能。 这是体系中的“先锋”和“奇兵”。
 
台独势力幻想的“滩头抵抗”?在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的“死亡之眼”下,不过是笑话!
 
四、后勤革命,将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准投送——其本身就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野战救护医疗车、智能补给车、快速抢修队……现代战争拼的不是谁子弹多,而是谁能撑得更久。各类后勤保障装备的亮相,表明我军对现代战争“消耗战”本质的清醒认识。
 
再先进的体系,也需要强大的战场机动、维修、补给和医疗保障来维持其持续战斗力。通过阅兵将看到这支“看不见的战斗力”,是确保整个作战体系能够高强度、长时间运转的关键,是体系的“血脉”和“根基”。
 
五、此次阅兵,将是对美西方及台独势力的战略震慑——“倚美谋独”的战略基础已不复存在。
 
这次阅兵,最紧绷神经的将是美国的国防部、日本的防卫省、台湾地区的“军事机构”。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有个“中国军力报告”,里面80%的数据来自每次阅兵现场的照片、视频。这次,通过阅兵将会得出结论:“介入台海的军事成本,已超过战略收益,中国区域拒止能力,已难以撼动。”
 
93阅兵将使台独势力看到,美军所谓的“协防承诺”在解放军的钢铁长城面前,已成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其“倚美谋独”的战略基础已不复存在。传递给台独武装的信息是:抵抗毫无意义,只会带来毁灭。
 
总之,93阅兵,将是一次战略宣言。它宣告中国军队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转型的重塑,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军事装备体系。任何势力若敢挑战我们的核心利益,必将在这套体系所凝聚的雷霆之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