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中國“崛起”,對美國和全球的影響? (11)
肖磊
2020年8月19日

肯定不是中國。其實在國際事務中,道理是一樣的。

大家現在的關注點是中印邊境衝突,但恰恰如果邊境問題久拖不決,對中國有利,而不是印度。

原因很簡答,如果印度挑釁不止,中國就有足夠的理由來維持跟印度周邊國家的關係,從而對印度更加不重視。

中國可以花很少的資源,來消耗印度佔財政收入超過30%的防務支出。

要知道雖然印度GDP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但財政收入卻不及中國的十分之一,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不減少防務開支,印度基本上是很難在其他領域增加投入的,而想要發展經濟,首先得由政府來搞大的基建投入。

我舉個例子,比如印度現在正在封殺中國的很多企業業務,大力的歡迎美國等的投資,問題是,如果全球很多產品去印度生產,我們暫不討論什麼土地、工廠、電力、道路、勞動力等等問題,就算能生產出來,你總得有足夠規模的港口,來運送到全球各地吧。

按照目前印度港口的吞吐能力,整個前十大港口的年吞吐量只有7億噸,要知道中國排名第三的唐山港一家,其吞吐量就相當於整個印度港口吞吐量的總和。

印度吞吐量最大的根德拉港和孟買港,在中國都排不進前30

請注意,中國對港口等基建體系的投資,還遠沒有結束。

那我要表達一個什麼觀點呢?我的觀點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美國等越是慫恿印度跟中國對抗,印度就越無法削弱中國。

其更多的財政收入就不會投入到港口等基建領域,對外貿易的擴展難度就更大,印度的戰略性發展就會越停滯,印度跟中國的整個基礎設施差距就越大,國際市場對中國的依賴反而就越大。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當印度開始尋求大國地位,其實印度的主要任務就不再是跟中國的邊境摩擦問題,因為印度最終會明白,不可能通過打敗中國來獲得國際地位,印度沒有一個政治家敢冒這種風險。

所以印度一定會尋求取代現有一些大國的國際地位,來尋求自己的地位。

到那時,最緊張的,肯定不是中國。

所以,對於中國和印度的問題,我覺得中國祇要保證足夠的軍事防禦和威懾能力,然後順其自然就好。

域外的任何操作,都很難在印度問題上達到削弱中國的目的,最後一定是適得其反。

 

 

 

 

 ~ 待續 ~

 

(文章來源肖磊看市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