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在最近一段時間裡,金融市場的資金政策發生了較為大幅的相繼調整,金融資產價格的跌宕起伏似乎已成為主旋律,面對股市、基金上下震蕩的局面,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年度得到·香帥中國財富報告》主理人、著名金融學者香帥老師給出了她的答案,接下來,就一起聽聽香帥老師的建議吧。 之前我們做過判斷,金融資產將進入“高估值、高分化、高波動”的“三高”年代。 高估值就是價格貴,茅台、騰訊、特斯拉這樣的高價股會是常態;高分化意味著資產價格頭部效應顯著,少數資產猛漲,大部分則表現平庸;高波動則是資產價格上躥下跳越來越頻繁,“震盪”也常態化。 今天我想跟你講的是:金融市場高波動的情況下,我們的投資該怎麼做? “高波動”是主旋律,投資賺錢難度加大 其實2020年和2021年都是這“三高”的典型註腳,但兩年的“三高”順序是不一樣的:
這個順序對投資決策是很重要的。 2020年是高估值在前,高波動在最後,也就是說“上升趨勢”為主導,只要上車,就多少能分享到趨勢的果實。 而2021年的情況更複雜,就像之前所講的,因為國內保經濟增長的難度加大,國際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升高。 所以2021年的宏觀政策,尤其是資金面的政策會有較為大幅的相繼調整,金融市場的情緒也會跌宕起伏,所以市場上分化上行的情況大概率仍然存在,但是波動成了主旋律,而且上下震蕩的幅度也會更大。 這意味著什麼呢?你可以將這個事情想像成“上山”,2021年是一段崎嶇的山路,爬山到頂,也就是賺到錢落袋為安的難度大了。 有人用“牛頭熊”很形像地描述最近的資本市場情況,大量資金集聚在頭部股票和基金上,引起價格一波又一波的上漲,但是更多的資產價格卻在底部“熊”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分化”。 目前市場情緒高漲,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投資者也大多明白: 1.分化時代應該投頭部企業,專業化溢價存在。 所以,這就導致了目前A股市場的兩個現象,一是資金更加集中,稍微優質點的頭部標的市盈率動輒七八十倍,真的偏貴; 2.對基金的追捧進入高潮。 最近一個月市場頻繁出現“日光基”,也就是基金在一天之內就籌夠了錢。2021年開年第一個月已經出現了20多只這樣的主動權益基金。 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明星基金經理更是出現了“後援團、粉絲會”,生生地將高度專業化的金融業“飯圈化”。 這些現像其實都在提醒我們,市場風險在累積中。就像我在課程中提示過的,“2021年金融資產價格處於極其脆弱的均衡中,漲和跌,都不需要太多理由”。 這種情形下貿然上車,其實是很容易虧錢的。很多投資者都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金融投資虧錢比賺錢容易。 這不是雞湯而是簡單算術:1萬的本金,回報率100%可以漲到2萬,從2萬隻要跌50%,就跌回原形(不考慮資金成本);同樣1萬塊本金,跌50%到5000元,從5000元回到1萬要上漲100%。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可以少賺,但不要虧錢。虧錢就像掉坑,爬出來費的力氣太大。 怎麼辦? 那這意味著什麼呢?乾脆還是把錢放銀行?或者就買3個點的理財產品,就算了?這種態度也不是最優選擇。 未來是一個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時代,而且2020年全球大部分主要經濟體都狂發貨幣。 通俗地說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而金融資產的估值中樞卻會上升,這意味著:一個人如果僅僅靠勞動性收入,完全沒有資本性收入,除非運氣特別好,進入那種電梯式上行的賽道或者企業,否則是很難實現個體財富水平躍遷的,稍不小心還可能跌下台階。 無論是國內財富存量水平的客觀需求,還是外部國家環境對中國創新產業造成的壓力,都在驅使中國進入一個股權投資為核心的資產管理大時代。 未來十年,中國家庭會逐漸從“創造財富”轉向“創造財富+財富保值增值”兩手都需要硬的階段。金融資產是很多中產家庭的必修課。 那目前這種情況究竟該怎麼辦呢?我覺得2021年的家庭資產還是要“求穩”,求穩並不是不上車或者輕易下車,而是要謹慎決策,要分家庭收入、年齡結構和財富淨值情況做不同的決定。 站在2021年這麼一個高度不確定的年份,我覺得下面幾條可以參考。 1. 以10年期觀察,大城市的房產仍然是優質安全資產。 但以1~2年左右期限考慮,黃金和中國國債可以進入資產配置組合;如果從5~10年的中長期來考慮,部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股權投資是選擇項——行業上我認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這8個字是真正能穿越週期,跨越國家、種族的好行業。 2. 保持足夠的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主要是指槓桿率要控制,在上行趨勢中,槓桿率放大收益,但是波動大的時候,槓桿會加大投資的脆弱性,導致巨大的坑——就像我之前說的,一個大坑需要很久才能爬出來。 目前市場環境對槓桿不友好。另外安全邊際也是指一個家庭要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如果擠壓消費(包括文娛教育在內的消費)進行投資,會導致投資心態變化,風險偏好被扭曲,從而影響投資決策的正確性。 3. 資金量大的家庭要多考慮多種資產的配置,資金量小的家庭為了避免錯過上車,但是又害怕踩到市場下跌的雷,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參與市場。
文章來源: 羅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