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主辦/鏡報基金 訪談者/梁振英(全國政協副主席) 主持/周伯展醫生(鏡報顧問) 文/李志甜 視頻播放/“鏡新聞YouTube頻道”、Facebook、微博、華人頭條 3月11日下午,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對於香港今後的發展以及政治體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對此,3月18日下午,鏡報顧問周伯展醫生專訪了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詳細解讀這一決定背後的深意。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左)接受鏡報顧問周伯展(右)專訪 “愛國者治港”是對治理者的基本要求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勢在必行 訪問中,周伯展首先感謝梁振英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鏡報的專訪。周伯展表示,目前香港最熱門的時政話題就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愛國者治港,周伯展就此請梁振英談談為何中央會提出愛國者治港呢? 梁振英回答道,中央有這一《決定》絕不是空穴來風,是基於過去兩年香港發生的實際情況。他指出,古今中外,由愛國者進入管治班子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香港也不應該例外。過去兩年,香港發生過立法會議員跑到美國,要求美國製裁自己的國家、制裁自己的故鄉;發生過立法會議員不在立法會上宣誓;發生過立法會議員詆毀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故鄉。 “這些行為無論放在哪裡,都是離經叛道,無法容忍的,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立法機關會容許這樣的成員。”梁振英說,“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對參與治理的公務員都有要求的。加入美國或者英國的國會議員,私下跑到其他國家,要求其他國家製裁本國,這個議員不僅會喪失議員資格,政治生命也因此終結,甚至還會面臨法律的風險。” 梁振英說,在現行的香港選舉制度下,有立法會議員覺得特首只是由幾百人選出來,議員是由幾萬人選出來。因此,部份立法會議員認為自己更具有代表性,可以在立法會為所欲為,“拉布”、“攬炒”、甚至有立法會議員請求外國製裁中國,這些都違反《基本法》,也讓行政與立法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 “這說明香港選舉制度確實出了問題,所以我們才要去完善這個制度。如果不完善的話,下次如果立法會上出現侮辱國家、無端拉布等行為,我們仍然只能DQ,這樣治標不治本。所以要從制度上入手。”梁振英說。 他分析道,在香港現行的治理隊伍中可以允許部份外籍人士的參與,香港立法會裡面可以有不多於百分之二十的擁有外國籍的議員;公務員方面可以允許外籍人士可以擔任顧問,行政會議成員需要是中國公民並於外國沒有居留權,行政長官在行政會議成員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還額外需要連續在香港居住滿二十年。除了這些基本要求之外,沒有對香港的治理人員尤其是重要部門的治理人員在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場上作出要求,以至於出現很多“鬧劇”,給香港的施政造成諸多困擾。出台“愛國者治港”,完善選舉制度,從政治立場以及製度規範上雙重下功夫,可以更好的保障香港社會穩定,施政順暢。 3月11日下午,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中新社) 百年殖民統治使港人“愛國”意識淡薄 需在香港普及和強化“愛國”理念 “愛國者治港”是天經地義,那對愛國者如何判定呢?如何落實“愛國者治港”呢?周伯展就此提問梁振英。 對此,梁振英表示,“愛國者治港”這個議題雖然看似很“荒謬”,但是實則反映出香港社會深層次的問題。 香港被英國統治了155年,英國人不可能要求香港人愛英國,因為英國也不認為香港人是英國人,英國統治時期,香港人去英國仍然要辦理簽證,去英國讀書的學費仍然比英國本土居民要高很多,在香港很多地方都不讓香港人自由出入,很多職業不讓香港人從事,很多部門不讓香港人參與,很多政府部門職員也不讓香港人擔任,由英國直接派遣,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人的國家觀念比較模糊,愛國意識也非常淡薄,沒有國家歸屬感。 香港回歸之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香港人才開始自己治理香港,才開始意識到國家概念,也正因此,很多問題也隨之出現。 “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要通過各種方法讓香港知道我們是有祖國的,香港是屬於中國的,要幫助香港人意識到這一點,要讓香港形成統一的認識,認識到有國才有家,有了更強大的中國,才能有更美好的香港,要讓香港人認識到愛國者治港的必要性。”梁振英道。 他笑稱:“其實,在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討論公務員尤其是高級公務員是不是要愛自己的國家,都是很可笑的事情,有的人可能會直接對討論者說,麻煩你先去精神醫院看看。”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有助釐清行政立法關係 有助香港施政暢順 針對香港現在的行政立法關係,周伯展提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會否有助於香港特區政府更好施政呢?會否緩解香港的司法、行政、立法之間的關係呢? 梁振英表示,香港現在的行政立法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方式,可以釐清行政立法之間的關係,保障立法會等部門的暢順運行。 他以自己的經歷為例,2012年當選特首之後他立刻請還沒卸任的特區政府官員以及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上提出設立文化局和創新及科技局,同時增加兩個副司長,以便加快後續施政進度,但最後因為在立法會上被“拉布”而胎死腹中。此後,梁振英被逼無奈放棄文化局,集中精力開展創新及科技局的工作。然而,創新及科技局也是舉步維艱,從成立到開展各項工作,在立法會上也被不斷“拉布”,雖然創科局成功設立,但是浪費了很多時間,香港錯過了很多發展機遇。 何為“拉布”,梁振英解釋說,就是不斷地去問問題,讓政府官員回答,以拖延審議時間。“拉布”發展到什麼嚴重的程度呢?有些議員用電腦軟件去產生數千條的問題,就同一個事情,問幾千個問題。 因此,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不僅僅是解決政治問題,而是解決因為政治運作不暢順,破壞行政立法關係而造成的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等種種後果。“如果我們做到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行政立法之間的管理暢順,我相信未來香港的發展會比較好。”梁振英表示。 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方式,可以釐清行政立法之間的關係,保障立法會等部門的暢順運行。圖為政府總部大樓和立法會大樓。(中新社) 需設立資格審查委員會 審查立法會議員參選資格 周伯展說,香港社會有人提出要設立資格審查委員會,定義“愛國者”。鄧小平先生37年前提出愛國愛港的三個條件,第一是要尊重自己的民族;第二是要擁護香港的回歸;第三是不能夠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我認為這些是愛國愛港的最低標準,對於立法會議員、選委甚至是特首,是不是要有更高的要求? 梁振英表示既然有愛國者治港的要求,那麼對治理者的立場就必然要審查。目前,香港審查候選人的選舉資格是由選舉主任完成,選舉主任通常是由負責地區事務的政府官員擔任,如果有人不同意選舉主任的決定,可以申請司法覆核。這個過程很複雜,很漫長,不利於香港的施政。梁振英認同落實完善之後的選舉制度需要有資格審查的環節。但是,針對不同治理人員的審查過程、時間、涉及面都應有所區分。因此,未來資格審查的負責人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不同治理者的候選人而定。舉例來說,審查行政長官的政治立場的過程要比審查一位立法會議員或者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複雜的多,因為行政長官的資格審查一旦不全面,造成的後果也更為巨大。 梁振英認為,這個審查委員會是一個政治上的研判和決定,所有當選的治理者在政治立場上絕對不能出問題,這個政治立場不是說支持香港成為高稅率還是低稅率的地區、公屋加不加租,而是是否愛國這個重大問題。如果不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不從愛國這個基本政治立場上去把關,那麼“攬炒”香港、制裁中國、違背作為中國人對國家的效忠等事件未來仍然會發生。 周伯展追問到,香港採用的是普通法系,普通法係就是法官在法庭上解釋法律後作出判決,有句話是“The judges make the laws.”,雖然他不是立法者,但立法會所立的法律是由他去解釋,他差不多是立了這個法的意思,他們算不算是治港者呢?對愛國者治港中的香港治理者要如何界定呢? 梁振英表示,廣義來說他們很明顯算是,行政、立法、司法及區域這些機構組織的人員都是治港者,但若然說治港者要愛國,因此所有司法人員都要愛國,這個邏輯是不太通的。因為在香港司法機關中,有部份是外籍人士,要求外籍人士熱愛中國,顯然不通。所以當前我們所說的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主要是指完善香港的各類議員選舉制度以及行政長官選舉制度,那麼審查治港者的政治立場自然主要是審查立法會議員以及選委會成員、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政治立場。 增加選委人數增強代表性 有助治理者全面了解香港 根據新的選舉制度,香港選舉委員會將從1200人增加到1500人,立法會議員的數量將從70人增加到90人,周伯展就此提問梁振英,這樣改動之後是否意味著代表性方面會更廣泛一些呢?對於立法會議員的選舉方式,有人就說333比例,即是30席地區直選、30席功能界別、30席選委會選;有人就說234比例,40席選委會選出來、20席和30席分別是地區直选和功能界別;也有人極端些說20、20、50比例,就是20席地區直選、20席功能界別、50席選委會選出來,對於立法會議員的選舉規則和名額分配,如何解讀? 對此,梁振英表示十分認同,擴大選委人數讓選委會更能代表香港,更能兼顧香港各種需求。他解釋道,香港治理者一定要通盤考慮香港的發展,要對香港的各方面都有了解,而不能是依靠泛政治化的訴求而當選。那要如何了解?一定要多與不同界別的人士座談,因為這是一個快捷方式,而增加選委人數有助於治理者尤其是行政長官快速了解香港的方方面面。 根據新的選舉制度,香港選舉委員會將從1200人增加到1500人,立法會議員的數量將從70人增加到90人。(中新社) 對於立法會議員今後的選出方式,梁振英表示,無論用什麼方式選立法會議員,都需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要能代表香港整體利益,而不是某個區域的、小範圍的利益,更不能是泛政治化的訴求。他認為當前的議員直選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直選區域的選舉已經淪為泛政治化訴求的角斗場,沒有提出真正關乎香港民生、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政綱。 他以當時參選特首為例。2012年競選之時,為爭取選委的投票,他與不同界別的人士有過深入的溝通交流。以醫學界為例,當時的他曾經到中環的醫學會的會所去與醫學界別選委座談,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那段時間,我對西醫和中醫的了解是倍增的,就是因為不斷和專業界別的人士深入溝通和交流,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明白這個界別存在的問題和需求,有利於提出更有利於香港的施政規劃。同樣的,對於其他行業的了解,在那段時間中,我的認識也是倍增的。事實上,這些界別的選委提出的訴求都非常清晰,這也就有助於今後的施政。雖然這樣拜訪下來很辛苦,但是卻非常值得,只有了解香港的方方面面,才能製定出最有利於香港發展的各種規劃。”梁振英說道。 梁振英在採訪中一再強調,國家現在做事非常認真,定了目標就要達成,千萬不能低估中央全面解決香港問題的決心。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香港國安法》的出台、兩會通過的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系列舉動,他相信,未來的香港一定是穩定的,是向前發展的,發展空間也是廣闊的。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年青人要抓住歷史機遇,收拾心情,重新出發,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