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最近這兩天,烏克蘭海軍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事,美國那邊要搞軍演,烏克蘭雖然沒幾個像樣的艦艇,但是也好歹去湊個熱鬧。 歡歡喜喜地參加軍演之後,本來想回來,結果回不來了,為什麼?在烏克蘭海軍的必經通道刻赤海峽上,現在有一座大橋,俄羅斯建的刻赤海峽大橋。 這個大橋建很巧妙,這個大橋現在只有一個非常大的橋拱,可以允許艦船通過,但是俄羅斯把它封上了。 俄羅斯說由於我現在的需要,10月份之前我這都封死,不允許外國艦船出入,結果因為人家大橋封了,烏克蘭海軍想回家瞪眼就回不去,只能轉到別的基地,待半年之後再回本基地去。 而且烏克蘭還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人家自己建的大橋給你封上了,我不讓你過,你能奈他何。 講起這個刻赤海峽大橋,還真是有一段故事,這個刻赤海峽地處戰略要衝,連接著亞速海和黑海,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海峽的最短部分,大概只有4公里長一點,當年二戰的時候,德國人佔領了克里米亞,一看這個位置好,德國人決定馬上建起一座鐵路橋,這樣就可以把兵力,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蘇聯,對打擊蘇聯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個橋建了一半還沒建成,蘇聯紅軍反攻了,重新解放了克里米亞,後來還直搗柏林了。 蘇聯人重新佔領克里米亞之後,感覺這個橋修了還是有好處的,它能連接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腹地,所以蘇聯人很快的,把德國人修了一半這個橋給修好了。 結果剛剛修好的當年,這個橋就遭遇到了海冰的侵襲,橋塌了,也可能是戰爭時期因陋就簡,本來這個基礎打得就不好,後來一停就停了幾十年。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俄羅斯人想起來了,說這個橋還得修,修完之後克里米亞,和俄羅斯腹地之間交通就順暢的多了。 然而這個時候蘇聯已經解體了,克里米亞成為了烏克蘭的一部分,你現在不是一個國家內部要修橋了,是兩個國家要修橋了。 經過了多輪談判,俄羅斯好不容易跟烏克蘭達成了協議,準備來建設這個大橋,橋還沒建,爆發了克里米亞危機。 這個事兒後來大家都清楚了,克里米亞經過公投,整體加入到了俄羅斯中,烏克蘭人也氣,憑什麼你俄羅斯把我一塊領土給分割掉了。 但是打仗又打不過人家,所以烏克蘭說這樣吧,我給你斷水斷電行不行,我給你斷交通行不行。 咱們可以看看地圖,克里米亞這個地方,跟烏克蘭內地是接壤的,相當於孤懸在海外,跟俄羅斯腹地隔海相望。 烏克蘭這一把物資供應切斷,克里米亞人可上火可遭罪了,沒有水沒有電,沒有物資沒有交通運輸怎麼辦,俄羅斯人只能從海上運過去。 後來普京一發狠,乾脆必須得修這個橋,這個橋要不修,克里米亞和俄羅斯之間就沒法聯繫起來,後來在普京的拍板之下,俄羅斯開始修建這個大橋,而且規模很大,要修一個公路鐵路橋。 這個橋修完之後,克里米亞就將牢牢的,掌握在俄羅斯手中,2018年的時候,這個大橋通車,普京非常興奮的,親自駕駛著一個大卡車,穿過了刻赤海峽大橋。 這個大橋不單有著很大的經濟作用,軍事上的作用也很大,大家看到了吧,我這個大橋一封,你烏克蘭的軍艦就沒法回家了。 當然俄羅斯也考慮到了,這個大橋隨時隨地有可能,成為別國的戰略轟炸目標,所以這座大橋上,就架設了相當多的防空火砲導彈營,為了防止未來有可能的襲擊。
文章來源:照理拍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