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5月5日)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先砸烂了马斯克的“擎天柱” 关税战打响后,美国政客们翘首以盼,等着中国上门“求饶”。可万万没想到,战斗还没结束,第一个扛不住的,竟然是特朗普的“好兄弟”——马斯克! 没错,就是那个整天喊着要殖民火星、造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狂人。如今,他的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项目,正被中国的一纸稀土出口管制令卡得死死的。 4月初,中国商务部一记重拳,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招精准打击,直接让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企业慌了神。而马斯克,这位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者,如今却成了稀土断供的第一批“受害者”。 为什么?因为“擎天柱”机器人的伺服电机,必须依赖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每台机器人需要约3.5千克钕铁硼磁体,而这些关键材料,全球90%的供应和精炼加工都掌握在中国手里。 马斯克急了,赶紧在财报电话会上表态:“我们正在和中国政府沟通,保证这些稀土磁体只用于机器人,绝不会用于军事用途。” 堂堂硅谷钢铁侠,如今却要向中国申请“稀土通行证”,这画面,真是讽刺至极! 二、美国机器人的“脖子”,被中国捏得死死的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虽然名字带“稀”,但在地壳中并不罕见。真正让中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是稀土的精炼和加工技术。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中国不仅拥有稀土,更可怕的是,他们掌握了提炼和制造磁体的能力。” 这话一点不假。美国虽然有稀土矿,但开采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否则就是一堆废土。 更让美国绝望的是,稀土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欧洲想搞本土稀土开采?环保成本和技术壁垒直接劝退。澳大利亚倒是有矿,但加工能力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美国自己呢?国防部砸钱扶持本土供应链,可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希望。 所以,当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时,美国军工企业直接傻眼——F-35战斗机87%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单架战机要用900磅稀土材料。五角大楼急得跳脚,可又能怎么办? 三、特朗普的“关税战”,先把自己人打趴下了 这场贸易战,原本是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逼中国低头。可现实呢?中国反手就是一套“组合拳”: 1. 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 2. 管制稀土出口,精准打击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3. 把16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结果,美国企业先扛不住了。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被迫暂停在华销售,通用、福特每辆车成本暴涨5000美元。就连马斯克都忍不住抱怨:“高额关税不可预测,我正在向特朗普提建议。”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政府眼看局势不妙,突然开始“放软话”。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表态:“谈判期间不会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手段。” 美国财政部长也承认:“关税战难以为继,预计很快会缓和。”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四、中国的态度:不怕打,但更希望谈 面对美国的反复横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态: “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反制完全合理合法。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想谈,就请停止讹诈,平等对话。” 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但并未滥用。发改委早就强调:“中国不会像某些国家那样,用资源优势打压别国企业。” 只要符合规定,正常贸易不受影响。 可问题是,美国自己作死,非要把中国逼到墙角。现在好了,马斯克的机器人造不出来,F-35的稀土供应岌岌可危,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砸烂的是美国自己的饭碗。 总之,这场贸易战,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美国想用关税逼中国屈服,结果先把自己企业逼入绝境。 中国有句古话:“斗则两伤,合则两利。”特朗普若继续一意孤行,只会让美国企业沦为最大输家。而马斯克的遭遇,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最后问一句:特朗普先生,这一枪,您打得可还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