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2025年8月24日)
老板提拔管理者看什么?这个问题,99%的人都想错了。
大多数人以为是能力强、业绩好、会来事儿。错!这些只是基础门槛。真正的提拔标准,是看你能不能从“做事的人”升级为“带人做事的人”。
这中间有个巨大的认知跃迁。就像从步兵升级为将军,不是枪法更准,而是要学会指挥千军万马。
经过大量观察,我发现老板提拔管理者,本质上看三个维度:
什么叫超乎常人?就是别人觉得累的时候你不累,别人熬不住的时候你能熬住。这种动力来自三个层面: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
自主性就是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PPT放不出来,别人会说“我昨天检查过了,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而有自主性的人会说:“抱歉,我的问题。现在我立刻跟进客户,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下次我准备A、B两套方案。”
胜任感就是敢打包票。别人说“我们努努力试试看”,你要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记住,机会永远给敢上牌桌的人。
归属感就是带着团队一起赢。不是当孤胆英雄,而是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我是钢七连的兵”。
老板最怕什么?沟通成本高。跟你掰开揉碎讲半天,你还是不明白。理解能力强的人有四个特征:信息解码、模式识别、概念化思维、应用迁移。
说白了就是孔子那句话:举一反三。你讲一次他就会了,不仅这次会了,一类问题全会了,还能教别人。怎么锻炼?大量阅读。我保持每年100本的阅读量,二十年下来2000本。这不是炫耀,这是必需品。
向上翻译:三句话讲清楚工作重点。讲不清楚说明逻辑能力不行。
平行翻译:主动确认理解一致性。你说的“尽快”和我理解的“明天下午三点”是一回事吗?
向下翻译:让下属清楚成败关键。不是布置任务,而是让他知道做对哪件事就成功了。
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有动力没能力,是莽夫;有能力没动力,是懒汉;前两者都有但不会沟通,是技术专家,不是管理者。
最后给个建议:别等老板发现你,主动去沟通。在绩效面谈时问:“如果我想在12个月内升职,需要达到什么标准?”然后对照这三个维度,差哪补哪。
记住,上面的空气一定比下面好,上面的好人一定比下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