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食 shí 字從人,從良。“良”意為“拖尾到底”,引申為“從生到死”,“人”與“良”聯合起來表示“維持人一生的東西”。 諾亞在揀選方舟上的動物時,不潔淨的動物只帶一對,潔淨的動物帶了七對。所謂“潔淨”,便是指這個動物能不能吃和好不好吃。這大概是人的原始本能——裹腹,從個體生命的變遷,到食材的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改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寒冬,大雪。寺院涼亭中捧出一砂鍋,底下鋪一片很厚的海帶,海帶上有正方形豆腐一大塊。把泉水滾了,撈起豆腐蘸醬油,就那麼吃。刺骨的風吹來也不覺冷。喝杯清酒,已進入禪的境界。” 人呐,總歸被“食”所牽絆,卻早已跳脫出生存,而是維繫著一段微妙的關係。這些關係或與人相關,或承載著城市的記憶,或關乎食物本身。
郝為加 乒乓球教練 82年生人
“我吃東西就是看人,老闆兒不對的我絕對不去,哪怕味道再好都不去。” 我算是建設路上的“原住民”了,這兒周圍的館子幾乎都吃焦了,到現在還經常去的,可能也就只有這一家。 我和這裡更像是街坊鄰里的關係,會互相幫襯。別人送我的鹵雞,自己宰不動,就拿過來弄。我巴不得把家裡的肉啊菜啊,都拿這兒來切。而且每次過來吃飯,只要點生椒牛肉炒飯,他們都曉得,我的野山椒一定要剁碎……
二十多年前,這家店算是很有檔次的了,在建設路上既可以談事情,又可以聚餐的地方太少。第一次就是跟我爸過來談生意,那會兒我才15歲。一晃這麼多年過去,環境變了,菜品變了,但這兒的人情味沒變。 前年我爸過生日,我還在這兒請他吃了頓飯。爸媽很講究,味道不行的、桌子油膩的、地上髒兮兮的館子絕對不去,來這兒吃絕對不會出錯,這家店標準一直很高。但我吃東西就沒那麼講究,主要是看人,老闆兒不對我絕對不去,哪怕味道再好吃都不去。
大概8、9年前,我認識了這家店的老闆黃叔叔,倒不是因為吃飯,而是我碰巧成了他的乒乓球教練。我和他說我從小就在他店裡吃飯。哪曉得他只冷冷地回一句:“哦。”他一點兒也不吃驚,感覺住在建設路周圍的人,就都該在這兒吃一樣。
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早就不是顧客和老闆,或是教練和學員的關係了。我家狗狗去世的時候,他還拜託了兩個員工來幫我的忙。平時和他吃飯,只要沒吃完,他肯定會打包,就算剩下半份蛋炒飯都要打包帶走。這種好習慣在現在年輕人身上怕是已經看不到了。可以說是良師益友吧,在他身上真的學到很多。 成都館子確實多,但像黃叔叔這麼好的老闆太少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就是那種“授人以漁”的人。這家店開了這麼多年,很多員工從開業幹到了現在,就是因為黃叔叔人好,他們跟著他可以安居樂業。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