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17年12月)
我的《在超越美國之前中國是否已經超越了俄羅斯》文章反響熱烈,單是我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就達百萬。此話題深度延展之二是現在的日本篇。 (一)是小日本還是大日本? 或許,寫日本篇容易招罵被拍磚。 高級黑正層出不窮,表像歌頌中國強大,實際對中國進行傷害。 真想讓中國強大,就不能整天找自己優點並放大倍數,而應找其它國家優點為我所用。 理直氣壯砸日本車,不約而同手撕日本鬼子,是一些“愛國者”的標配。而另則是,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順差國,中國人到日本蜂擁購物不差錢,日本馬桶蓋被中國人排隊搶購成為奇觀。 不少國人只熱愛日本產品,卻不瞭解真正的日本。不少國人只是能口頭上擊敗日本人,卻不能在行動上戰勝日本人。 除了法治,日本還是一個守規自律有些嚴苛的國家。像日本這樣的法治成熟國家,也不會有中國那種說不清的暴富機會。日本雖然移民門檻不高,對外來移民或許也不如歐美那樣包容。 對習慣隨心所欲習慣投機的一些中國人來說,比之歐美,日本生活和工作狀態或讓人壓抑而不喜歡。 舉國體制下,中國近些年硬體建設上確實有了突飛猛進,少部分人財富也確實突飛猛進,物質水準 比大部分日本人都好, 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內心已經傲慢,“日本算個鳥”的真實心理也是可以窺見的。 改革開放後留學美歐大大超過了留學日本,中國現在專業型主政領導幹部,更多是留學歐美背景,而美歐主導並影響日本和中國的世界格局,也是中國對日本相對冷淡並對美歐相對親近的原因之一。 對於我們泱泱大國去學習日本這個彈丸小國,很多國人覺得丟面子。這個彈丸小國能夠在歷史上多次戰勝我泱泱大國,耿耿於懷也是在所難免的。 目前中國公共主流輿論平臺,少見系統論述日本真實狀況文章,輕視日本輿論倒是甚囂塵上,無知無畏,連稱謂上,日本都不是日本,而是小日本。 有人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走上一條全面學習歐美的道路,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學習日本,直接向歐美學習不就可以了嗎? 日本學習歐美和中國學習歐美不同,結果就不同。中國特色只技術上師夷之長, 而日本特色卻有政治轉型、國民性塑造、歷史文化傳承為底托。中國和日本同屬東方文明國家,日本走過的道路更適宜中國,事實是, 中國真想超越美國,就必須放下架子先向日本學習。 日本是世界第一方陣強國,是中國在亞洲最強大對手,也是中國最重要交易夥伴之一,即便它經歷最繁榮軍事和經濟強盛後似乎不如過去顯眼,那只是一種蟄伏,無法改變它難以撼動的重要地位。 日本不是“沒落的發達國家”,或是媒體異口同聲“失去的二十年”,恰恰相反,在這二十多年裡,百尺竿頭重在夯實,日本不僅完成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而且,在社會治理諸多方面成績斐然。 日本GDP長達幾十年盤踞世界第二,現仍居 世界前三, GDP世界 占比1994年最高峰時17.67%,現在的人均GDP和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中國5-10倍。而且,日本社會經濟發展沒有犧牲環境和透支環境,走的是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道路。 再看看以下的成績單:
-- 待 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