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只有用心去體會知識,它才能變成智慧來幫助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可從「四感」來著手。何謂「四感」?它的實踐的方法又是如何?聖嚴法師提出了「四感」的主張,即是感化、感動、感謝和感恩。「感化」——知慚愧、常懺悔:用智慧之言及慈悲之教,感化自己。學做無底的垃圾桶,效法無塵的反射鏡。「感動」——智慧慈悲對人:用以身作則的行為,凡事從自己做起。以勤勉、謹慎、恭敬、謙虛、寬容的態度,感動他人。「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凡是給我們有歷練機會的,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都要至誠地感謝。 「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報:凡是提供我們成長因緣之古今中外聖者、智者、賢者、仁者、父母、師長、國家民族、大地眾生,都是我們感恩的對象。所以我們除了自助,還要像教師一樣,做學生的好榜樣,大家的好模範,這一點非常重要。「駿馬面前無溝壑 ,慫人面前全是坎。」意思是做事情要有勇氣、有魄力,不能遇到一點點困難和挫折就退縮和放棄。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弘揚了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這簡短的八個字,是中國兩千五百年優秀教育傳統的厚積薄發,也可以看作是一代又一代中國教師的鄭重誓言。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