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社會眾生相
你为什么回中国?
恰尼斯虫
2025年7月17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15日)
 

在来到日本生活之前,我设想过要在日本建立属于自己的中国人朋友圈和中国人之外的朋友圈。有朝一日,我要写下身边的中国朋友们来到日本后,是怎么一点点扎根、成长、留在海外的故事。

 

对于和我差不多时间段来日本以及有过交集的朋友们,我总是倍感珍惜,总觉得他们说不定就是我老了之后会偶尔互相串门的伙伴。

 

然而,最近陷入了只要一联系就会发现又有一位朋友回国了或即将回国的局面。我理应对这样的现实感到习惯,可每每得知这样的消息时,还是会感到一丝忧伤。终究还是难啊,国外的月亮再圆似乎也只是他们本国人的事,我们外国人若想分得一点羹,要付出太多的代价。更何况,每个走出故土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过去和牵绊,不是谁都能够一走了之的。

 

身为一名写作者,我也无法把自己所知所感的一切悉数写尽。曾经我开书店的时候,有读者参考我的经历在自己的家乡开了间书店,最后倒闭了。尽管我觉得很多事情经历过就是意义,我无需对人们受我只言片语影响后做的决定担责。即便书店关门,也一定收获了什么。

 

现在也一样,有很多读者开始问我在日本的生活如何,犹豫着自己要不要跑出来,或者要不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出来。我没有办法给出任何建议,毕竟给建议是种过于自大的行为。倒是可以分享一下我身边的朋友们是为什么来到日本,又是为什么离开的。

 

我熟悉的朋友们,有五六个人陆陆续续走在了离开日本的路上。

 

 

最开始离开日本的是我在语校结交的第一位朋友Y,她没有以「润」为目标来到日本,最初的想法是先取得日本的硕士学位。

 

Y毕业自国美,性格比较内向,喜欢二次元和上网,平时总是宅在自己的房间。和我一样,在来到日本之前,没怎么学日语。所以,尽管她拿着准备好的精美作品集,在日本大学院入试的面试环节,由于没办法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无奈升学失败。

 

当时她也没有放弃继续留在日本的想法,升学不成,那就找工作。她先后在咖啡店和中国人老板开的和服店打工,然而都很不顺利。没想到最后找到了可以做设计的工作,有实力就是好,她的作品让面试官眼前一亮,面试结束第二天就收到了内定承诺书。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上班,一个自由惯了的学艺术的女孩子,哪里受得了上班的苦。她上班的第一个月还觉得自己找到了神仙工作,第二个月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上班了。

 

Y很快辞职,利用签证到期前的有效时间出了自己的书,完成了出书的梦想后,就义无反顾回国了。

 

如今她在国内过着自由职业者的生活,租了个每个月只要一千多租金的海景房,养着猫。她表示自己还是喜欢生活在中国,没有那么多规矩,哪里都很开阔,可以大声喧哗,点外卖也方便。除了创作方面有点不自由,但生活还是变得更轻松了。

 

 

我从京都搬到东京后,在日语教室认识了一位刚刚来东京生活的中国男生L。L毕业自北京一所名头很响亮的大学,在中国工作了六七年,没学什么日语就跑来了日本。

 

中国的学历背景再好其实在日本都会失效,不过,有种情况例外——当你找了家中国人老板的公司,那中国学历还是会有用的。老板看到你毕业自中国名校,会觉得你至少是个认真聪明的人。于是,L找工作时直接瞄准在东京的中国人老板,进了一家不动产公司,做管理方面的工作。

 

L说自己喜欢自由的游荡的感觉,不一定要把自己框定在日本。话虽如此,我每次去他的公司找他玩,他都在认认真真学日语。

 

有一天和他联系,突然发现他已经回中国一周了,并且不准备再回日本。问到原因,一是家人不想让他在国外生活,二是想和生活在东京的伴侣做个了断。

 

 

听完L回国了的消息,我立刻联系了转码失败的前同事。

 

不出意外地发现,她也回国了。之前她离开IT派遣公司,进了另一家大型派遣公司,成了一名药妆店的店员。秋叶原站出口过马路后你能看到的松本清(一家日本大型连锁药妆店),她先前就在那家店打工。

 

后来,只要我去秋叶原有什么事,就会去她在的药妆店逛一逛。通常也不会提前和她打招呼,能不能碰见她,全凭运气。

 

她在的时候,会和我唠嗑。告诉我她好想回国,又不想回国。想回国是因为在日本生活的房子太小了,和男友挤在一起,出去玩交通又贵,两个人天天宅家里,同时也攒不下什么钱。不想回国是因为一回家就要面对家里人的催婚,还会问她在日本发展赚了多少钱。

 

说起来,她已经来日本七八年了。在语言学校待了两年,专门学校待了四年,这样的六年过去后,日语能力考试N2也没通过。有一次她问我日语要怎么学,我问她背过单词吗。她问我是要背单词的吗?怎么背啊,她记不住。又一次日语能力考试结束后,我问她考得怎么样,她说那要看隔壁的人考得咋样,她就考得咋样。

 

她来日本是因为成绩不好,父母看身边有朋友把孩子送来了日本,于是就也把她送出来。如今没找到理想工作,也吃不了在药妆店打工的苦,还是回国更好躺平,实在不行也能啃老。

 

 

前段时间,京都语校的好朋友在找工作,于是我帮她联系成功在关西就职的朋友,想请教一些经验,结果发现又一位语校同学Z回国了。

 

Z是很难得的在语校时期和我同是安徽出身的同学,他很聪明,也很认真。和我一样,没有升学而是选择了直接就职。从语校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后来又转职去了一家民宿公司做管理。

 

回国的原因是家里有些事,倒是不方便问。

 

想到我的新加坡室友,也在计划着两年后回新加坡,新加坡室友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如今七十多岁。他给自己的日本生活设置了倒计时,两年后就准备回新加坡陪母亲。

 

 

我在你为什么来日本?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因为得了法布雷病在中国医治不起的朋友,居然也要回国了。

 

因为生病,来到了日本。同样也是因为生病,又要回中国了。

 

尽管日本用药便宜,但药物只能控制病情发展,而病情依然在持续恶化,他要回中国做肾脏移植手术。日本的医学界对器官移植手术极为谨慎,受社会文化和宗教观念影响,尽管技术先进,但器官移植手术无法大面积展开,大多数器官捐献案例只在直系亲属间发生。而在中国,因为建立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器官捐献国(美国第一)。

 

等做完了肾脏移植手术,朋友可能还是会再次回到日本。因为要继续用药,在中国还是生不起病。

 

 

过去我以为想要在海外长久地生活下去,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现在更觉得幸运是多么重要。努力必不可少,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很必须。

 

人们来到日本的理由千差万别,人们离开日本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曾经每个人都在奔赴着美好生活的时代似乎真的过去了,如今每个人的选择更像是挑一个地方忍受自己能够承担的苦。

 

在中国生活会吃很多不确定的苦,在日本生活要吃的苦相对比较确定。想来想去,大概差别也仅仅只是这样。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