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社會眾生相
日本富家女嫁中国穷学生,侵华时竟这样"通敌",真相让人泪目
老墨談書
2025年9月6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8月29日)
1938年贵州遵义的破庙里,几个日本军官踹开木门时,正撞见个穿粗布旗袍的日本女人在烧纸。"苏太太,你丈夫藏的那些图纸,交出来吧。"女人缓缓转身,一口流利东京话怼得对方哑火:"我丈夫是帝国大学的优等生卒业,你们敢动他的研究?"

这个叫松本米子的女人,十年前还是东京教授家的千金。1928年她拎着行李箱跟苏步青回浙江时,父亲气得摔了祖传的砚台,这个中国青年是她在东京帝国大学的同学,穷得靠奖学金过活,却偏要在毕业时拒绝日本军部的挽留:"我得回去教中国人学数学。"

谁也没料到,这场看似冲动的跨国婚姻,会在十年后成为中国数学界的救命稻草。

西迁路上的艰难远超想象。浙大师生推着板车在炮火里穿行,松本米子把八个孩子绑在身上,怀里还死死搂着苏步青的手稿。有次遇到日军盘查,她突然扯掉头巾露出日本发髻:"这些是微分几何的论文,你们要烧了它,就是打帝国大学的脸。"士兵们面面相觑时,她已经带着一家人混过了关卡。

这不是她第一次"狐假虎威"。苏步青的好友、同为数学家的陈建功最清楚,那些被保住的手稿里,藏着能让中国数学追赶世界的"苏氏锥面"理论。1940年苏步青在破庙里写《射影曲面概论》时,是松本米子每天揣着鸡蛋去跟老乡换煤油,才能让油灯亮到后半夜。陈建功常说:"步青的公式里,得有一半署米子的名。"

而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另一段跨国情缘也在悄然守护着文脉。语言学家李方桂的美国妻子徐樱,正把中央研究院的珍贵书籍装箱,用流利的英语跟租界巡捕周旋,为了让《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躲过战火,她甚至变卖了嫁妆里的钻石胸针。

这些异国女性或许不懂微分几何,也分不清平仄韵律,却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丈夫的理想。松本米子43年没回日本,1953年入中国籍时说:"我丈夫的祖国,早就是我的家了。"她不知道,自己当年护住的那些手稿,后来培育出了谷超豪等一代数学大家;就像徐樱不会想到,她救下的书籍,成了后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镇馆之宝。

1986年松本米子去世时,苏步青在她枕边放了片东京樱花瓣。这个当年的穷学生,早已成了中国微分几何的奠基人。墓碑上没有华丽辞藻,只刻着"苏松本"三个字,那是她入籍时改的名字,把两个国家、两段人生,永远焊在了一起。

硝烟散尽后我们才懂,有些跨越国界的守护,从来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宏大叙事,而是破庙里的一盏油灯,是行李箱里的手稿,是危难时那句"他的事业,就是我的命"。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