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期待鄭麗文率國民黨縣市代表團訪問大陸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5年10月25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21日)
 
中國國民黨10月18日進行黨主席選舉,鄭麗文勝出。得票數如下:鄭麗文65122票(得票率50.1%);郝龍斌46551票(35.8%);羅智強13504票(10.4%);張亞中2486票(1.9%);卓伯源1944票;蔡志弘260票。此次選舉有投票資格黨員33萬人,投票率39.4%,略低於預期。
 
中國國民黨迎來歷史性一刻。56歲的鄭麗文高票當選黨主席,擊敗73歲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終結了藍營長期由傳統政治世家精英主導的局面。代表草根的鄭麗文勝出,為國民黨的未來路線和兩岸政策帶來前所未有的正向變數。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9日致電鄭麗文,祝賀其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指出多年來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成效積極。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守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攜手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日,鄭麗文覆電感謝。她表示,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兩黨應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為兩岸人民謀取最大福祉,為民族復興開闢宏偉前程。
 
這場被視為「世代之爭」、「路線之戰」的黨魁選舉,不僅是國民黨內部權力重組的關鍵節點,更是台灣政壇的風向標。筆者認為,這是國民黨內精英階層派系和草根階層之間的對抗,也是過去10年來維持現狀和促進統一兩條路線激化的表現,更是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表現;亦是,是和平還是戰爭、是分裂還是統一的選擇。考慮到兩岸形勢和國際局勢的變化,台灣2300萬同胞已來到不得不從速作出決定的十字路口。
 
鄭麗文的勝出,釋放出一個強烈訊號;國民黨基層喊話,反映台灣草根民眾渴望改革,渴望走上一條能與大陸重新對話、交流互動、務實合作的新路。她的勝出,跌破國民黨許多精英大佬的眼鏡。這些大佬都是人精,人人心中有自己,大都心中有派系,部分心中有良知,極少心中有大義。國民黨精英派系有中華民族大局觀的廖廖可數,清楚明確支持一個中國、力促兩岸和平統一的,目前只有連戰、洪秀柱和張亞中。國民黨現任地級領導,包括縣市長或議長等身居要職的不少,地方實力和椿腳號召力強勁。大勢所趨,一朝迸發。他們開始時還圍繞郝龍斌力挺,隨後倒戈轉而支持鄭麗文,後面有連勝文和軍界票倉的影子,導致棄羅保郝的操作最終失效。
 
鄭麗文的政治軌跡充滿戲劇性。大學時期,她是叛逆少女,積極投入「野百合學運」,脫穎而出。由於對當時國民黨的執政不滿,鄭麗文在25歲時加入民進黨,1996年代表民進黨當選「國大」代表,並擔任黨團副總召集人。2000年,民進黨執政,鄭麗文逐漸認識到自己與民進黨有理念分歧,公開批評陳水扁,反映她的政治原則性。2002年,鄭麗文被民進黨以違反黨紀處分。她遂主動退黨,宣稱民進黨偏離原先政治路線,不符合她本人最初的理想。她離開政壇一段時間後,2004年大選前向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提交「改革建議」,最終在連戰盛情邀請下,時年35歲的鄭麗文加入國民黨,出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此後,鄭麗文長期出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2012年,馬英九再次贏下大選後,鄭麗文出任行政部門發言人。她兩次當選國民黨籍不分區「立委」,分別於2008年和2020年任職,前後共8年,以積極監督和推動議題著稱(主要是在教育和司法領域)。從去年初卸任「立委」到最近競選主席,她只活躍在傳播媒介和公共事務。她在國民黨的黨齡迄今21年,如今當選黨魁,主要是因為得到草根基層支持,符合民意所歸,可謂一葉知秋。
 
鄭麗文坦言自己曾經是所謂「台獨」基本教義派,後來幡然醒悟,認識到「台獨」是「騙局一場、笑話一則」,不僅展現其政治立場的徹底轉向,也成為她在國民黨內爭取支持的重要資本。
 
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鄭麗文以「改革路線」為號召,成功打動大量國民黨基層黨員而當選,是時勢使然,其號召力遠超預期,深層因素尚待總結。老實說,筆者也跌眼鏡,過度高估了以郝龍斌為代表的傳統精英親美派系對其黨員群眾的影響力,包括朱馬趙侯張(善政)胡等各路諸候大佬。他們亟欲維持現狀、拖得就拖,採「台獨」、「暗獨」和「三不主義」(不統不獨不武)的路線已10年(從2015年的「換柱」行動已然形成),結果一直被民進黨窮追猛打,節節敗退。「十年一覺三不夢」,這些大佬們沒有想到「秀柱之後有麗文」,更沒有想到《沉默的榮耀》於關鍵時刻在央視八台推出,形成的輿論威力,不下十級颱風。
 
國民黨內濃厚的「世代交替」氛圍,洪秀柱的背書、張亞中的助攻、陳之漢(館長)的效應,以及鄭麗文的布局與準備(得到連氏父子和黃復興黨部的支持),都是她當選的重要原因。黨內基層已經深刻認識到,若再不進行改革,國民黨極有可能成為永遠的在野黨,甚至會被民眾黨超越,逐漸老化沉淪,最後不疾而終。
 
如今歷史給予鄭麗文一個絕佳的機會,助力推動兩岸的和平統一。她面臨的極大挑戰,估計有另一位前女性黨主席助力。鄭麗文早年在民進黨的經歷,因為知己知彼,因此擁有很強的戰鬥力。相較於大都年逾七十的國民黨內傳統既得利益派系的惰性,鄭麗文更能夠了解和吸引年輕人。
 
「戰鬥藍」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應明確宣布是「為和平統一戰鬥」。在與民進黨鬥爭的過程中,以朱馬侯郝為代表的表面上的「溫良恭儉讓」本質是「暗獨」和「緩統」,其實和民進黨「明獨」和「拒統」合流,其敗也必然,怎會有足夠的戰鬥力?「三不」的要害是「不統」。國民黨親美,民進黨親日,「不統」即「拒統」,異曲而同工。
 
鄭麗文犀利的問政風格和直率的表述,經常語出驚人,加上在今次選舉過程中,張亞中戳破了國民黨精英派系的假惺惺,他們只想要大陸的惠台政策,只想倚外維和,不要兩岸統一。如今台灣年輕一代看到了真正的「戰鬥藍」,第一步應該是要大聲喊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要致力兩岸的和平統一,要重拾孫中山立黨的初心。過去10年來,國民黨走上岐路,口頭上雖然表示堅持「九二共識」以及反對「台獨」,但是面對民進黨賴清德當局拋出完全違背島內「憲制性規定」的「新兩國論」、「境外敵對勢力」、「台灣地位未定論」等錯誤言行時,卻襟若寒蟬。不僅沒有依據「憲制性規定」嚴正批駁,缺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與其進行堅決鬥爭的勇氣、志氣和底氣,更不敢喊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在民進黨的追殺之下,精英階層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扭扭捏捏,結果兩面不是人。
 
鄭麗文提出要重建國民黨的核心價值,堅持「兩岸一中」的嚴正立場,落實真正的「藍白合」(實質是「建立反對『台獨』分裂勢力的統一戰線」),兩岸和平互動交流,兩黨商討兩岸如何早日達成統一。這樣做,才能夠在取得反對民進黨惡性「大罷免」的勝利之後,因勢利導、乘勝追擊。郝龍斌等人承襲國民黨精英派系的親美戰略,現已走到荼靡。鄭麗文親近祖國大陸,是大時代中美博弈的反映。目前台灣「疑美論」高漲,操作「仇中、反中」已沒有多少市場,在這樣的氛圍下,有利於鄭麗文開闢新的兩岸和統路線。
 
筆者堅定認為,「台獨」沒有出路。北京方面現在已經牢牢掌握兩岸統一的主動主導權。第一步是加強兩岸互動交流,就和平統一議題協商起來。早日解決台灣問題的潮流勢不可擋。筆者估計,兩岸統一只會來得比任何人想像中都快。時不我待,機不可失。筆者期待鄭麗文能夠在11月1日履新之後,從速整合支持兩岸和平、開啟未來兩岸統一進程的國民黨縣市基層領導到大陸參觀訪問。這一步踏出之後,將勢不可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