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23日)
10月21日,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在首輪(眾議院)投票中,高市早苗以237票(有效票465張)直接過半當選。其後的參議院投票,首輪得123票(有效票246張)僅差1票未過半,在第二輪投票中險勝。當晚在日本皇宮舉行首相任命及內閣大臣認證儀式後,新內閣宣告成立。
高市早苗突破日本政壇的性別壁壘,具有標誌性意義,是21世紀女權興起的象徵。她一貫的極端右翼激進反華形象,本質上和性別無關;「女版安倍」,名不虛傳。因為公明黨退出原執政聯盟,自民黨轉而聯合維新會鎖定勝局,過去10多天的運籌帷幄,體現了高市早苗的政治協商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她過去13年來12次參拜靖國神社,反中仇華的言論十分惡劣。中國遲遲不發賀電,對她採取冷待觀望態度;立場明確,不言而喻。
高市早苗生於1961年(64歲),1993年(32歲)步入政壇,與前首相安倍晉三政治立場極其相近。她在10月4日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克服公明黨退出帶來的議席劣勢,通過爭取維新會支持完成權力過渡。此舉是自民黨格局靈活性的考驗。她過了這關,十分不簡單。
自民黨和維新會的聯合執政採取「閣外合作」形式。維新會成員不進入內閣,僅在路線策略與國會運作上對自民黨提供支持。這種合作模式較為鬆散,維新會希望與自民黨保持一定距離,以便在政策分歧或民意變化時能隨時劃清界限,避免承擔政治風險。高市早苗可以維持自民黨的相對彈性,日後與在野黨靈活周旋。在大男人主義的日本政壇上能夠做到這樣,筆者初步給予高市早苗及格分數。她在議會一貫牙尖嘴利,當選首相有其道理。
高市早苗公布的內閣由19名成員組成,其中10人首次入閣,包括2名女性。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財務大臣片山皋月(女性),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總務大臣林芳正,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法務大臣平口洋(首次入閣),以上6人最重要。小泉進次郎、林芳正、茂木敏充3人各得其所(另還有幾個內閣官房和法務的副手任命),自民黨內派系分餅仔成功(包括了岸田、茂木、森山、安倍、二階、小泉、麻生七大派系)。
其他內閣成員分別是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數字大臣松本尚(首次入閣),國土交通大臣金子恭之,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女性,首次入閣),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首次入閣),環境大臣石原宏高(首次入閣),厚生勞動大臣上野賢一郎(首次入閣),復興大臣牧野京夫(首次入閣),文部科學大臣松本洋平(首次入閣),經濟財政大臣城內實,地方創生擔當大臣川田仁志(首次入閣),國家公安委員長赤間二郎(首次入閣)。
高市內閣有10人首次入閣,體現人事革新。2名女性成員分掌財務與經濟安全保障擔當(「擔當」日語是專務任命的意思)。
高市內閣成員19人,清一色自民黨,來自右翼陣營佔多數。4人被定義為「無派閥」,高市和小泉報稱自己「無派閥」,其實分屬安倍和小泉陣營。真正無派閥只有2人。
自民黨長期主導日本政治,但因為金權腐敗積習難改,近年有敗落之象,小型政黨迎頭趕上。公明黨終於決定和自民黨割席,理由也是因為後者的金權腐敗死性不改。高市是自民黨內的極右翼代表,其內閣成員和她立場相近的部分成員曾在安倍晉三內閣任職,體現其內閣的保守色彩。自民黨因為眾參兩院均未達多數議席,公明黨決定終止和自民黨的執政聯盟後,高市迅速與維新會達成「閣外合作」協議,維新會支持高市內閣但不直接入閣。維新會主張修改憲法、加強防衛、經濟自主等議題,與自民黨在國家安全政策上立場相近,現在一拍即合。
值得警惕的是,高市內閣以自民黨保守右翼為核心並聯合維新會,呈現明顯的保守化轉向和右傾化趨勢。石破的溫和路線證實短命,岸田的親美路線又回來了。
維新會的政治取向是極右,取名「維新」是傳承1868年啟動的明治維新,延續157年來「脫亞入歐」的路線,本質上是效仿西方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夢想稱霸亞洲。維新會的主張包括修改和平憲法以恢復日本軍事和政治的自主性(拒絕被美國繼續騎在頭上);擴充軍備增加軍事預算以提升日本的軍力;支持日本自衛隊在「周邊地區」採取「先發制人打擊」的策略(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和1941年珍珠港事件都是這個偷襲策略);倡導新自由主義改革,縮小中央政府、放權地方政府以促進區域發展;反對移民,對「外人」持排斥態度、強調維護社會穩定。
維新會近年冒起迅速,令人側目。其右翼偏激立場在日本國內引發廣泛爭議,尤其是其極端民族主義。維新會的創始人之一是石原慎太郎,以其極端「忠君」「反華」言論而聞名。這種政治取向近年對日本的外交政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日本評論界的曖昧表述是:「此行方要注意」。筆者的個人解讀,對這種傾向不批判:「其辭若有憾焉,心實好之」。
維新會主張強化地方自主權,推動「道州制」改革,建議將日本現有的「都道府縣」行政制度進行大規模合併,改為設立區域性「道州」,給予地方更大的行政和財政決策權力,促進地方的自主發展,減少中央政府對地方事務的干預。維新會主張政治體制改革、簡化行政機構、提高行政效率;要求打破傳統的官僚體制,實現高效運作以應對各種社會問題。經濟方面,維新會主張採取積極政策以刺激增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內需,創造就業,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提高日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財政重建、社會文化等方面,都有其一套主張,簡言之,是模仿特朗普,號召「日本優先」。維新會更呼籲推動教育改革,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培養民族自豪感、提高國家意識,為達此目的,美化日本歷史、強化民族主義。維新會主張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加大對犯罪的打擊力度,增加警察的數量和執法權力,提高社會的安全保障水平。外交方面,維新會倡議強硬外交姿態以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在領土爭端問題上,以絕不妥協的態度宣示主權。維新會認為應增強日本軍事力量,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要突破二戰後戰勝國對日本實施的軍事發展限制,讓日本在國際的軍事事務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簡言之,要讓日本再次偉大起來。是不是和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十分相似?這些激進主張,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會帶來什麼影響?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有死灰復燃之勢。中國人對此要高度警惕。
維新會(現時還未正名為維新黨)的核心成員(黨魁吉村洋文、幹事長藤田文武)在國會眾議院擁有35個議席,參議院19個議席,近年迅速冒起,走勢甚為凌厲,值得高度關注。
吉村洋文(1975年生,50歲)是現任大阪府知事,律師出身;以推動大阪萬博會、開設大阪賭場和「副首都構想」知名(分散東京的首都職能,轉移至大阪,讓大阪府升格為大阪都,和東京都分庭抗禮)。他主張地方分權、削減10%國會議員席位及憲法改革(讓日本成為有完整主權的正常國家)。藤田文武(1980年生,45歲)主管維新會的選舉事務,企業界出身,擅長政治策略和選舉工程,相當出色。
自民黨現時在眾議院有196席,參議院有100席。「閣外合作」形成後,「自民維新」在眾議院共231席(過半需233席),參議院共119席(過半需122席),已顯露強勢的執政聯盟力量。參眾兩院合計總議席數707席(465+242),「自民維新」合計總議席數350席(231+119)。
維新會上周與自民黨簽署聯合執政協議,支持高市當選首相,一躍成為關鍵執政盟友。維新會以關西地區(大阪府是核心)為基地,近年影響力向關東地區(東京都是核心)擴展。維新會現時雄心勃勃,其極右立場與自民黨內的保守派系存在選民重疊競爭,可能侵蝕自民黨的傳統基本盤。未來日本政局如何演變?還是這句話:值得高度關注。筆者個人認為,本世紀日本最大的挑戰是要糾正157年來「脫亞洲、入美歐」的戰略錯誤。維新會的冒起,說明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仍在,迷途還未知返。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