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3月2日

為什麼要「一國兩制」?因為中國要改革開放,國家要恢復強盛,民族要重新復興,這需要時間。「一國兩制」,在主權回歸的基礎上,讓香港能夠發揮光與熱,配合國家民族,為兩個100年第二階段的奮鬥做出貢獻。由於實行「一國兩制」,必須承認,1997以來,治權未完全回歸。習慣了在香港這個借來的時空謀取個人利益的香港社會上層,在50年不變之下,以行之有效為藉口,為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利用基本法的某些特殊安排,自覺或不自覺地拒絕改變。國家安全交由本地立法,行政長官不可有政黨背景,司法制度保留國際特色,終審法庭設在香港特區,新界土地保留繼承特色,特首和立法會循序漸進最終以普選產生,都是基本法的特色。處理得好,可以是特區的優點,但亦可以成為被敵對勢力利用來破壞特區發展的漏洞。關鍵在管治權是否掌握在愛國愛港的人之手,特區是否由愛國者管治,選舉制度能否確保可以選出愛國護港,維護國家安全,聚焦建設發展的人。

香港是國際化的大都會,持有外國護照在香港居留發展,心目中沒有甚麼國家意識的人,比比皆是。官商之間通過專業機構運作和姻親關係編織而建立起來的利益集團,如千絲萬縷,可上下其手。這是香港特區的特色。750萬人口,真正推動香港政治演化,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的掌權階層,估計只有大約5萬人。這個掌權階層決定香港的GDP內涵和結構,公共財政的收入和支出,財富的社會分配能否公平合理,港人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與及新一代港人的國家觀念和民族立場。這是紫砂茶壺的垢漬也好,是各方勢力的角力也好,問題的關鍵是,歷經黑暴動亂之後,香港能否吸取教訓,及時完善現有的選舉制度,特區應該由什麼人管治,才能夠回歸到「一國兩制」的初心:「一國」之下,「兩制」互動;而不是藉口「兩制」,抗拒「一國」。

對港人治港,鄧小平有清晰的要求,要「愛國愛港」。現在看來,由於過去40年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空前的成功,中國和以美英為首的西方陣營,綜合力量此消彼長,東西方的全面抗衡已不可避免,逐漸進入決戰決勝的歷史階段。國家對港人治港的要求,要更加具體,要提出由「愛國者治港」。因為只有真正的愛國者,才懂得怎樣保護香港,真正落實「一國」先行,「兩制」配合,互動共融,懂得從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角度掌握大局,謀求特區的建設和發展。那些意圖繼續鑽空子搵着數,企圖延續既得利益,領着公糧謀私利,黃皮白心的掌權者,已成時代的絆腳石,非馬上整頓治港隊伍不可。改變的關鍵,在完善選舉制度,促成特區政府領導層的調整,選出愛國者管治香港。不符合愛國者的要求條件的,表現惡劣的,無可救藥的,應一律排除出去,才能保證香港特區長治久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香港特區政府內部,仍有不少人以所謂行之有效為藉口,維持港英時代舊有官僚體制的思想,不思進取。部分當權者並非愛國者,是拿外國護照的黃皮白心人。當權階層在現行機制的保護下,仍可恬不知恥,予取予攜。香港在特定的時空下,由非愛國者治港,可以是蛇洞蟻穴,如不予清理,將永遠存在那裏。掃帚不到,灰塵不走。暗地裏宣傳分離主義,和中央對着幹,躲在暗處支持「港獨」的陰狠行徑,港人洞若觀火,舉一反三。此所以「愛國者治港」,是當前特區政府改革整頓的重中之重,根本之根。

香港以「一國兩制」回歸祖國已24年,今後的發展路向,不可以繼續放任香港某方面的自治漏洞,必須保證公務人員,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的重要位置,都掌握在愛國者手裡。「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鄧小平當年畫出紅線,治港者一定要愛國愛港,將特區治理好。現在回顧起來,過去24年,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中央並未真正落實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歸根結底,其原因是對「港人治港」這個「港人」的定義,沒有隨着形勢的轉變及時作出必要的調整。現在看來,要明確地界定,法律上保證,體制上確立,要由「愛國者治港」,才能夠重返「一國兩制」初心,精準實施「一國兩制」,通過整頓和改革,重拾初心。

愛國者治港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對所謂港人,需要有具體分析。香港是國際大都會,750萬港人中間,居民可以多種多樣,不論拿着什麼護照,從事何種行業,信奉什麼宗教,追隨那些意識,親近不同價值,只要遵守包括香港國安法在內的法律法規,在香港特區,真心愛護香港,共謀發展建設,一律無任歡迎。國藉,公民及居民三種不同身份的性質和權利責任,應由人大及時立法澄清,誰人有資格參予治港,包括選舉權,被選權,居留權和福利權;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事項,不容許以任何形式進行公投。這些法理上的漏洞,要及時堵塞,才有可能杜絶港獨勢力以任何形式日後死灰復燃,才有可能確保立法會選舉,選舉委員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能夠選出愛國者,出任要職,組成治港的愛國者團隊。

750萬港人中間,要確保真正的,能夠明確界定具有愛國者身份的中國香港公民,才有權參予治理香港,不能仍舊空泛地讓任何人自稱「愛國愛港」,就可以上位,出任政府官員,立法議員,區議員,各級法官,大學校長,電台首長,以至包括NGO在內的各種由公帑支援,納入公共財政範圍的機構,組織及單位的高層,從而混進港人治港的行列中來。這樣做,才能夠提綱挈領地,從根本上找到解決當前香港各種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的鎖匙。過去一段長時間不斷浮現的咄咄怪事,在立法、司法、行政、以至教育界、輿論界、民生界、專業界等不少身處高層的治港者,言論怪異,動作變形,造成混亂的基本原因,是港人未能夠釐清他們是否愛國者的身份。敵對勢力藉口爭取所謂「雙真普選」,不斷利用「一國兩制」的空間,誤導港人,偏離「一國」,「兩制」對立。過去24年每臨選舉,香港都要經歷週期性的折騰,簡直是切膚之痛,說明「港人治港」的相關選舉制度,出了嚴重問題,不可以再拖延,不可以不從根本上解決。究其原因,是治港團隊的構成魚龍混雜,魚目混珠,治港者毋需宣誓效忠「一國兩制」和特區政府,缺乏應有的國家意識,沒有站穩愛國者的立場,造成正負能量互相抵消,方向迷失。

估計中央在下月即將召開的人大會議,將會在愛國者治港這個議題上,通過立法,明確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和國籍制度,以至公民及居民不同的政治權利,社會福利和稅務責任問題,從根本上曲突徙薪,犁庭掃六,封堵漏洞,藉此重拾「一國兩制」的初心,回歸到精準的詮釋。

何謂愛國者?觀其言行,或會感到主觀。治港者的客觀標準,其定義應該是國籍,持有什麼護照。估計合理的安排是,治港成員,公務人員在EO及AO職級以上,包括社會各界的全部政治任命,學校及NGO的高層領導,凡是由公帑支援,在政府財政預算編制之內,位居某一職級以上的,都應定義為治港團隊,估計約為5萬人,都一律要持有香港特區護照。同樣道理,只有持香港特區護照的,才有選舉權和被選權,包括立法會和區議會。至於選舉委員會,1200人中間,估計其中2/3一定要持有香港特區護照,其餘1/3,只要通過宣誓確定其華裔身份, 可以由中央委派。

香港特區由政府,社會和市場三方力量共同組成 。活躍在市場和社會上的香港居民(依法有居留權)及公民(不論是否永久,依法更兼享有福利),只要他們不是在政府公帑之下隸屬公共財政支出,他們持有什麼國家的護照,完全無關宏旨。在政治權利上,唯一的客觀條件是,只有持香港特區護照的,才有選舉權和被選權。行政長官候選人,如有政黨背景,要向中央申報。如中央認可批准,亦可依法出選。8.31的安排,適當時候可重新提出檢討,依照基本法,循序漸進邁向普選。

總而言之,香港特區作為一個國際化都市,歡迎不同國籍的人,在此謀生發展,交流互動,共創美好的將來,完全不予排斥。香港特區在基本法的保障下,人才、錢財、貨財及信息完全開放,自由出入流通。任何有香港居民身份的人,有自由依法移民外國,亦有自由依法回到香港。香港居民為了拓展國際視野,歡迎他們去英國美國等地工作、學習、體驗生活,增長見聞,交流發展。

港人對「一國兩制」的認識,應該回到初心,重新吟味何謂民主回歸,以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大前提,集中「兩制」互動的優勢,着力經濟建設,改善社會民生,開拓發展空間。例如,在新冠抗疫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深刻理解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在管理人流方面,應該配合中央去年某時的做法,集中從上海入境,統一隔離安排,然後才容許境外人士從特定的三個關口進出香港。如果早就能夠這樣做,香港的新冠發病案例,早已清零,何必耗費特區幾千億元的公帑儲備,影響民生經濟,招致巨大損失?「一國兩制」這部書固然難唸,但屬於核心的基本概念,十分易懂,簡直老嫗皆知。問題是要由真正的愛國者治港,做到這樣的話,有關的政策決定,實屬理所當然,不在話下;是否故意陽奉陰違,無需解釋,毋庸狡辯。

「愛國者治港」,才真正能夠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愛國者治港」,是香港特區最根本的出路。使命引領,未來已來,唯有奮鬥。香港現在正面臨巨大的時代轉折的關頭,機不可失。真正愛國者,有意參予管治香港的人,現時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時機。關鍵是香港要從速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融入大灣區,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並以此為最重要的階段性目標。

 

 

 

文章來源: 點新聞 2021-2-27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