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地產 政治 經濟 軍事 社會民生 管理、銷售與推廣 營商 思辯 文史哲 媒體 教育 法律 生活隨筆 旅遊 舊文新編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 香港的致命傷中原往事其他
瀏覽人次 : 12502    回應 : 0
繁思絮語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245)

 

王文彥

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22年5月17日

置業雜談(1)

(原文發表於2018328)

 

要說香港高踞樓價全球最難負擔之首,二、三年前可能屬實,最近兩年恐怕要讓位給中國三個大城市 : 深圳、上海及北京,它們的樓價負擔能力比率超逾二、三十倍,Demographia沒有將它們計算在內,才平白讓香港繼續稱霸。

 

盡管深圳、上海及北京三地樓價這般極其偏高,中央對樓市的操控較香港政府的辣招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內市民對樓盤依然趨之若鶩,這充分反映了 :

 

1. 國內投資的渠道十分有限,在市民不相信銀紙之下,磚頭成為他們保存財富的首選;
2. 鍾情磚頭,迷信磚頭價格祇升不跌成為中港兩地市民的共同點;
3. 房地產是國內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中央搞調控是寓保於遏,國內市民你說他們看穿了中央的底牌也好,錯估了中央也好,總之他們沒有樓市有朝一日會崩盤這個概念。這倒和香港不少人迷信樓價祇升不跌有幾分相似。

 

盡管深圳、上海及北京三地樓價目前較香港相對更高,但它們崩盤的機會低於香港,原因有兩個 :

 

1.  中央調控樓市的能力遠高於香港政府,透過審時度勢的時鬆時緊的操控政策,樓市泡沫不容易爆破:
2.  國內經濟發展速度遠高於香港,市民收入每年總有百分之七、八的增長,上位及增加收入的機會亦遠高於港人,他們的樓價負擔能力比率有望逐步降低。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