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在古代,每一场雨都有自己的名字
文交联合
2025年5月6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5月1日)

芒种前后,南方开始密集下雨,这种雨被两广人称之为“龙舟水”,大概是因为此时正值端午时节。而气象学的“龙舟水”一般指5月21日至6月20日的降水。
将雨与龙舟相结合,是中式浪漫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的,关于下雨,还有更多浪漫的表达。
在古代每一场雨都有自己的名字
↓↓↓
细细微雨,古人用“廉纤”
小雨淅沥,古人用“霡霂”
大雨似箭,古人用“银竹”
润物好雨,古人用“灵泽”
连绵久雨,古人用“霖霪”
久旱逢雨,古人用“甘霖”
倾盆大雨,古人用“霶霈”
 
 
廉纤出处:唐·韩愈的《晚雨》:“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霡霂(mài mù)出处:《诗·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
 
细雨被惠风吹散,无声地打湿芳草。四处都晶晶莹莹,青翠流光,淡淡的喜悦中长出无限生机。
 
雨水时节,宜诗宜酒。捧书煮茶,静听帘外一窗烟雨,淅淅沥沥,敲打屋檐,最是一年春好处。
 
 
 
银竹出处:唐·李白《宿虾湖》:“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陆游也在诗中写到“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大雨如银竹一般密而快地洒下,天地间的变化只发生在刹那间。
 
此时的雨似乎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从云层一直垂到地面,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树林,皆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
 
 
 
 
灵泽出处:晋·张骏《东门行》:“旱天降灵泽,朝日辉华精。”
 
 
 
五色祥云笼罩着天地八方,及时甘雨滋润着田地四野。苍天普降好雨,旭日闪耀着光辉。
 
正如韩愈所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场春夜喜雨来得及时,来得欢欣。
 
 
 
 
 
霖霪(lín yín)出处:南朝宋·鲍照 《山行见孤桐》:“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霪。”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来雨,点点滴滴,下到天明。如果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芭蕉听雨眠,想必这样的雨也是有着很好的助眠作用吧。
 
而如今,经历了国破家亡,从家乡逃到南方,自称"北人"的李清照,再听到这样的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看来雨境也是心境啊!
 
 
 
 
甘霖出处:元·迺贤《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衔香赤脚祷龙湫,秋日甘霖起枯朽。”
 
 
 
霶霈(pāng pèi)出处:汉·焦赣《易林·巽之离》:“隐隐大雷,霶霈为雨。”雨势滂沱,雷声震天,好像要把山劈碎。这样的雨是大自然的狂飙,任性宣泄过后,留给世界一片汪洋。
 
图片
从古至今,中国美,美在含蓄。
写雨,不用雨字;画雨,不画雨丝,但丝毫不影响你感受雨的意境。
中国人之所以爱描写雨,是因为用不同的心情面对不同的雨,总会有不一样的情绪。
 
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
 
或许,等烟雨的人,从来都不是看看落下的雨,而是喜欢寻找下雨时那个内心平静的自己。
 
在雨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人生。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