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本世紀最精彩的演講《普京就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發表演講》 2014-03-19 觀察者網吳法天
烏克蘭局勢最新消息:烏克蘭形勢發展變化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因為事前民意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公民贊同加入俄羅斯,克裏米亞公投的結果不會出人意料。人們在觀望和預測的是,普京是否會立刻承認其獨立,是否會接納其入俄申請。然而普京沒有留給人們觀望的時間。 當地時間3月18日,俄總統普京、克裏米亞議會議長康斯坦丁諾夫、克裏米亞總理阿克肖諾夫和塞瓦斯托波爾市議會主席恰雷,共同簽署有關克裏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簽字儀式結束,俄羅斯國歌奏響在克里姆林宮。 在簽字的前一刻,當天下午3時(北京時間18日晚7時),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向議會上下兩院發表電視演講,就克裏米亞問題闡述俄方立場。現場聽眾包括俄國家杜馬議員、聯邦委員會成員、俄聯邦各地區負責人和公民社會代表,以及前來商討入俄事宜的克裏米亞領導人。普京發表了極具愛國激情的演講,不時為與會者全體起立歡呼、鼓掌喝彩和淚水所打斷。 簽字儀式前,普京請求俄議會批准有關克裏米亞加入俄聯邦的條約,並表示相信此事會獲得議會支持。據克里姆林宮網站消息,自3月18日起俄羅斯的法律及其它法規在克裏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正式實施。
以下為留俄青年學者高原、糜緒洋為觀察者網獨家翻譯普京演講全文
中午好,克裏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的代表們:
是的,他們在這裏,和我們的俄羅斯公民們在一起。(掌聲)
歷史
要想知道為什麼要進行公決,只需要瞭解一下克裏米亞的歷史,要知道從過去到現在,克裏米亞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俄羅斯對克裏米亞又意味著什麼。 克裏米亞滲透著我們共同的歷史與驕傲。這裏坐落著古老的古希臘城市克森尼索,正是在這裏弗拉基米爾大公接受了洗禮,使得俄羅斯成為一個東正教國家。它的這一精神遺產奠定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共同文化、價值觀與文明基礎,註定使得我們三國的人民結合在一起。在克裏米亞有俄羅斯士兵的墓地,憑藉這些士兵的英勇作戰,俄羅斯在1783年將克裏米亞收入自己的領土。這裏有塞瓦斯托波爾,傳說之城,偉大的命運之城,堡壘之城,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故鄉。在克裏米亞有巴拉克拉瓦和刻赤,馬拉霍夫古墓和薩布恩山。這裏的每一個地方對我們來說都是神聖的,是俄羅斯軍隊榮耀與勇氣的象徵。
順便說一下,在克裏米亞半島今天的220萬居民中,有近150萬的俄羅斯人,35萬以俄語為母語的烏克蘭人,還有29-30萬克裏米亞韃靼人,公投已經表明,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期望加入俄羅斯。 是的,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克裏米亞韃靼人受到了非常殘酷地對待,就像蘇聯的其他民族一樣。我只說一點:當時受到鎮壓的有成百萬的不同民族的人,當然其中也有俄羅斯人。克裏米亞韃靼人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我認為,應當採取一切必要的政治與法律手段來恢復克裏米亞韃靼人的權利與英名。 我們將會滿懷尊敬地對待居住在克裏米亞的少數民族。這是他們共同的家園,他們的小小祖國。我知道克裏米亞人會支持這一點:在克裏米亞將有三個地位平等的官方語言——俄語、烏克蘭語和克裏米亞韃靼語。(掌聲)
尊敬的同事們! 在克裏米亞人民的心裏,在他們的記憶裏,他們曾經是,也始終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份信念建立在真理與公平的基礎上,它無可動搖、代代相傳,在它面前,任何時間與環境變遷都是無力的。我們在二十世紀一起經受了許多動盪與變革,但這些變化也無力改變這份信念。
今天,許多年過去了,我聽說,在1991年時,克裏米亞人像一袋土豆一樣被踢來踢去。對這個說法,我認為很難有更貼切的比喻。作為國家的俄羅斯是什麼?是那時的俄國嗎?俄羅斯低下了頭逆來順受,將委屈吞了下去。我們國家當時處在一個沉重的狀態,完全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人們卻不能忍受如此明目張膽的歷史不公正。這些年,許多俄羅斯公民和社會活動家不止一次地提出了這個議題,他們說,克裏米亞自古以來就是俄羅斯的土地,而塞瓦斯托波爾是俄羅斯的城市。
是的,這些我們都明白,我們的心和靈魂都感受到了。我國和烏克蘭之間的關係、俄烏人民的手足之情曾經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最重要和最關鍵的關係,毫不誇張。(掌聲)
現實
不過,今天我們要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我想和你們分享21世紀初的那些談判的細節。當時的烏克蘭總統庫奇馬請我加快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劃界進程。直到現在,這一進程基本沒有推進。俄羅斯模糊地承認克裏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但是這一談判根本沒有進行。瞭解了這一進程的停滯後,我下令啟動劃界的工作,我們實際上從法律角度已經承認了克裏米亞是烏克蘭領土,同時也最終終止了這一問題的討論。
但是局勢開始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了。一次又一次,俄羅斯歷史遺跡被毀壞,甚至俄語也不時地遭受被強迫同化的厄運。當然,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被這20年間連續不斷的政治和國家危機所折磨。 我理解烏克蘭人民想要變革的訴求。多年來當權者帶來的所謂“獨立”已經讓人們厭煩了。總統換了,總理換了,議員換了,但對國家和人民的態度還是沒有變。他們“榨幹”了烏克蘭,為了權力和金錢而互相內鬥。當權者不關心人民的生活,不關心烏克蘭人為什麼要為了生計而背井離鄉。我要強調,這些烏克蘭人不是為了發展而移居到什麼矽谷之類的地方,而是為了生計而外出打零工。去年僅在俄羅斯就有300萬烏克蘭人工作。有些資料表明,在俄烏克蘭人的工資在2013年達到了200億美元,這幾乎是烏克蘭GDP的12%。
這個所謂“政權”,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提出聲名狼藉的法令修改語言政策,這直接鉗制了少數民族的權利。這些“政治家”們在西方的贊助人和保護人馬上出面,讓議題的發起人收手。公允地說,這些背後的大佬還算是聰明人,他們明白這種建設“純淨”烏克蘭族國家的舉動會導致什麼。於是法案被擱置了,擱置到一旁,不過顯然還是留作備胎的。關於這條議案存在的事實,西方媒體倒是一聲不吭,估計是指望人們能快點忘記。但是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這些二戰時希特勒的幫兇——斯捷潘·班傑拉(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二戰時納粹支持的傀儡政客,波蘭大屠殺的主犯之一——觀察者網注)分子的繼承人在將來會想要做什麼。 還有一個事實很清楚,到現在烏克蘭也沒有一個合法的政權,沒人能與之進行談判。很多國家機關被篡權者霸佔著,這些人對烏克蘭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放任不管,而他們自己——我想強調這一點——他們自己還處在極端分子的挾持之中。現在,甚至要求現任政府的官員出來見面,都要得到廣場上那些鬥士們的允許。這不是玩笑話,這是當下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