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中國北方第一高島, 叫做靈山島。 靈山島整個中學只有11個人, 島上沒有淡水, 這是一個物資資源極度貧瘠的海島。 但是, 你能想像嗎? 這裡竟然“藏”有一座, 富麗堂皇的貝殼樓。 關鍵是, 這個貝殼樓還是中國第一個 貼滿500種珍稀貝殼的, 私人建造的貝殼樓。 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首創, 還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建造這個貝殼樓的人, 叫做肖永生。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 同時也是靈山島上土生土長的居民。 退役後, 他曾有一個留在青島編制內的工作, 但他拒絕了, 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靈山島上, 乾了一件大事: 到處東奔西借湊了60萬, 建造了一座貝殼樓! 還抵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 直到今天, 周圍的人還想不明白, “你年紀都這麼大了, 不頤養天年,折騰這個乾啥?”
甚至有人在私下里嘲笑肖永生傻, 政府不出資,自己又拉不來贊助, 這種情況下, 你一個普通居民去建造貝殼樓, 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當, “這人是不是傻?” 其實, 肖永生一點都不傻。 “島上沒有學校, 孩子長大了肯定要去外面上學的, 我就是想建個貝殼樓, 讓那些出去了的孩子,再回來看看, 看看靈山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 .................................................. .................................................. .................................................. .................................................. .................................................. .................................................. .................................................. ....................................... 說乾就乾,肖永生開始構思。 “你看靈山島, 沒有淡水,沒有高樓, 貝殼倒是多得很, 就地取材,不如建設'貝殼樓'。” 想要自己獨立建設這樣一個貝殼樓, 對於50多歲的肖永生來說並不容易。 建造貝殼樓, 最難的,肯定是收集貝殼。 為了收集到大小不一, 品種不一的貝殼, 他在30年時間裡, 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在海邊撿貝殼, 貝殼屋外牆上的大部分貝殼, 都是他自己從海邊撿回來的。 還有一些鑲嵌在屋頂的大貝殼, 是他高價從國外購買的, 比如下圖中的大貝殼, 是他以前買來放酒的, 後來鑲嵌在了屋頂上。 別看現在牆上只保留了100萬貝殼, 但實際上肖永生收集的貝殼, 多達500萬之多。 有的貝殼邊緣有破損,就丟掉, 有的貝殼顏色不一致, 就丟掉, 有的貝殼沒辦法搭配, 也只能丟掉。 這是一個不斷丟掉舊的貝殼, 尋找新的貝殼的過程。 只有合適的貝殼, 才能得到清洗的機會, 最後基本5只貝殼裡, 能上牆的只有一隻。 “這是個細緻活。” 肖永生如此感慨道。 在貝殼樓的設計上, 肖永生也花費了很多心血。 在1500平方米的貝殼樓上, 肖永生設計了三種風格: 左邊為中國古代建築風格, 右邊為西方海島風情建築。 左邊主要採用海螺殼、 鮑魚殼等貝殼種類, 用彩貝和彩石構成的漁家風俗長卷, 作雕樑畫棟。 右邊主要採用珍珠貝等常見貝殼, 以藍白為基調鋪就, 風格簡約,富有浪漫風情。 .................................................. .................................................. .................................................. .................................................. .................................................. .................................................. .................................................. .................................................. ....................................... 連接中式風格建築和西式風格建築的, 則是圓形小樓, 設計為圓形寓意和諧統一。 貝殼的顏色、種類、大小、螺旋形狀, 甚至包括寓意,皆是講究。 比如二樓窗戶旁邊, 他專門設計用紅色扇貝來裝飾。 “這叫做美國紅扇貝, 裝飾窗戶不但美觀, 而且寓意好事成雙,紅紅火火。” 貝殼的顏色和數量, 也要經過嚴格的計算。 “太密了影響美觀,太鬆弛了也不好看”。 有時候肖永生貼完貝殼之後, 會發現貝殼貼的太緊密了, 就會重新砸掉再貼。
粘貼貝殼, 往往會耗費不少力氣。 貝殼外表是有螺旋的, 如果找不准螺旋的方向, 粘上去的貝殼就會掉落。 曾有一次貝殼整塊脫落的情況, 肖永生當時急得快哭了, 因為用過的貝殼就被污染了, 只能丟掉,特別可惜。 “但是你要做這個事, 你就得有做這個事的精神, 你就是得細緻, 不然你幹什麼也乾不成” 貝殼都會被擺出好看的花紋 每個飛簷都嵌有珍貴貝殼 小樓門前的柱子上也都嵌有各種貝殼 而且, 貝殼屋這件事在全國都幾乎可以說, 屬於首創, 沒人有建造貝殼屋的經驗。 這要求肖永生在建造的過程中, 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這對於一個50多歲的男人來說, 是一場耐力的考驗。 “也就是我這樣50多歲的人才能幹, 年輕人估計早就煩了。” 貝殼屋上的500多種貝殼, 肖永生都如數家珍, 每一個貝殼, 他都能不假思索地叫出名字。 說起一些貝殼,他顯得特別驕傲: “一樓和二樓之間鑲嵌的貝殼, 叫作硨磲貝, 這是靈山島上一位漁民打上來的, 活體足足有1000多斤, 待硨磲只剩貝殼後也有200餘斤, 當時請了兩個人抬到這。 在這滿牆壁的貝殼中, 最大的就是這只硨磲貝。” 靈山島的牌匾下, 鑲嵌著一隻精美的貝殼, 這一隻就有8斤, 和其他的大貝殼一樣, 也曾經是肖永生盛白酒的容器。 “別小看這只貝殼,能裝十幾斤白酒呢!” 貝殼樓當然不止外牆是貝殼, 地面也鋪滿了貝殼。 鋪就的方式很簡單, 在水泥快乾的時候, 人工把貝殼鑲嵌其中, 然後再一點點抹平。 貝殼本身就是質地堅硬的物品, 這樣的貝殼地面走上幾十年也沒有問題。 貝殼屋裡面, 自然也是各種各樣的貝殼。 因為建造貝殼樓花盡了家產, 肖永生如今的生活相當貧苦, 現在的他, 一直保持著簡樸的生活, 連30塊的短袖都不捨得買。 但他並不後悔, 他還打算用餘生, 把這個貝殼樓更豐富一下, 讓貝殼樓成為一座真正的靈山島歷史博物館。 “找了一些明朝的盛魚碗、 解放後的魚骨雕刻, 貝殼樓不能只有外表, 也要有文化內涵。” “到現在我已拍攝了, 有關靈山島的照片10萬多張, 分為風景、人物、民俗、地理等幾個大類。” 肖永生說。 30多年下來, 光穿破的運動鞋都有幾百雙了, 用過的相機也有十幾部。 談起做這些的初衷, 他說: “靈山島一直都是與世隔絕, 外界很少人知道, 本來就不足3000人的人口, 現在越來越少, 我希望做一個建築能吸引人來旅遊, 讓人口能夠不再流失, 留守老人也能吃飽穿暖。” 靈山島雖然是北方第一高島, 但是這里人們的生活卻非常艱苦。 全島所用電力由大珠山鋪設的海底電纜, 飲用水是海水淡化水, 淡水資源十分緊缺。 貝殼樓, 讓靈山島第一次有了存在感。 在旅游資訊上顯示, 他所建造的貝殼屋成為, 人們最感興趣的靈山島風景名勝第一名! 一個人,改變了一個島的命運。 在與世隔絕的島嶼, 親手用100萬貝殼建造一座貝殼樓, 這真的是太夢幻的事情了。 看了肖永生的故事, 無數人驚呼: 肖永生, 是真“住在貝殼裡的人!” 肖永生的貝殼樓, 對於靈山島而言, 早已不僅僅只是一處風景。 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貝殼雖小,可以造樓。 被遺忘的靈山島, 絕不是汪洋上的一葉孤舟, 而是大海裡的一顆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