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喬小刀有著傳奇的經歷: 初中輟學、20歲北漂從搬磚開始; 沒學過音樂,卻憑藉自己的“野路子”, 帶著侄女組成樂隊“大喬小喬”, 一炮而紅,開啟全國巡演; 33歲從公眾視野中消失, 跑去麗江,一切重新歸零。 43歲的他重新被關注,卻不是因為音樂,
而是他在麗江憑空建起的100多座小房子。 沒學過建築,他再次靠著自己的摸索, 不出圖紙也能讓甲方排隊買單, 甲方中有不少是房地產公司、文旅公司。 ![]() 去年,他免費租下離家只有2公里的
40000平米荒地, 放入他造的小房子, 希望打造大、小朋友的遊樂場, 去掉所有網紅色彩, 讓更多人來這裡療愈。 自述| 喬小刀 撰文| 邵沁韻 責編| 鄧凱蕾 ![]() 4月初的麗江束河古鎮旁,喬小刀正在建設他的“荒野之國”。
圖片提供:喬小刀 白雲飄過,遠處的玉龍雪山時隱時現。荒草叢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房子,還有不少“破銅爛鐵”做成的各式雕塑。 大風刮過,有些小屋上的零件飛速轉動著,有些“丁零噹啷”地響了起來。這片荒廢了十幾年的土地,因為喬小刀的創造煥發了新的活力。 以下是喬小刀的自述: 太太是我的第一個甲方
可能大家知道我,是因為“大喬小喬”這個樂隊。 14年前,我跟10歲的侄女喬木楠一起,組了一個樂隊,我們發行的專輯《消失的光年》,兩個月的時間就銷售一空,是全國唱片行業零成本出版的首例。 喬小刀和侄女喬木楠
大喬小喬發行的《消失的光年》
獲得2007中國流行音樂典禮最佳組合、 最佳作詞提名獎、華語傳媒唱片十佳提名獎 我不是職業做音樂的人,雖然獲得了一些成果,但沒有任何功底。 在北京待到第15年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受限制,感覺潛能沒有被開發出來,想換個環境充下電,找回自己的基本功。於是徹底離開了北京,來到了我太太的家鄉麗江。 ![]() 其實我的基本功就是壘面牆、蓋房子,小時候家裡窮,初二就輟學了,跟著父親天天做這些。在北京打工,只要是體力勞動相關的工作我都去做過。 我就在麗江租了個院子,在街上買了套老工具,每天到處去撿人家裝修剩下的木板帶回院子裡加工。 太太珍珍是我的第一個甲方。她那段時間經常嘮叨,將來有個咖啡館多好,有個花園多好,我就記下了。 喬小刀為珍珍做的咖啡屋
用院子裡的一個12平米的房間,花了9天時間,做了一個完整的咖啡館,通上電,找了個傍晚帶她看,那種溫暖撲面而來。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結婚,我就給她又做了花房,這個花房就是鑽戒。 喬小刀為珍珍做的花房 有了做咖啡館的經驗,我進步很快,花房的軟裝、硬裝手法更加迅速。花房裡種滿了植物和鮮花,組合了燈光後,感覺這個房子是有靈魂的。她就立馬答應了我的求婚。 “荒草集雲” “一個人的美術館”
“游牧的流浪者”局部
我太太會把我的作品發朋友圈,最早的客戶都是她聯繫的,大家都挺驚奇我還會做這個,陸陸續續訂單就越來越多了。
我很渴望去殿堂裡學習,但我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就去讀生活,跟萬事萬物學習。 ![]() 10平米以內的房子,一天可以造一個 很多甲方找到我以前的案例,想要一個一樣的房子,但是我從不復制自己,總會重新出一個方案。 “消失的光年”房車 ![]() 我2016年參加了一個活動叫“在路上”,200多個人要一起去40多個城市。大家都搭帳篷住,我就住在這輛名為“消失的光年”的房車裡,一路上還對這輛車進行了無數次的改裝。 我有各式各樣的甲方,有的是文旅公司、地產公司,有的是電影道具組、真人秀道具組。我從來不給甲方出圖紙,都是邊做邊改,房子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我自己也不知道,甲方更不知道。 “酒樹風語”房車
如果有人和我說要一個咖啡館,我會讓它既是一個咖啡館,又是一個書店、花店、服裝店…… 我要想得比甲方多很多。 10平米以內的房子,價格在40萬左右。 “酒樹風語”是為成都一個甲方製作的,也是我做的第101棟微型小屋,名字的含義是“居酒屋裡面長出一棵松樹,和屋頂上的風車一起說話”。 “酒樹風語”房車內部
13平米的空間內安置了簡單的功能,裡面有吧台、衛生間、床、售貨台、空調,洗手池。側面通過樓梯可以上到二樓的露台,然後從滑梯滑到地面。小屋內設有一套完整的電瓶動力系統,可以開動,是我做過最大的房車。 我和團隊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天做一個的速度。一般的建築公司要走流程,報批、聯繫施工團隊,是根本不能想像這種速度的,但速度是我的強項。 ![]() “武士”內部 團隊裡每個人都是木工、瓦工、焊工、水電工……我要求他們工作的時候不能說話,練的就是專注,耐力和警覺性,靠耳朵、眼睛、鼻子察覺危險,杜絕安全隱患是最重要的事情。 每個小屋可以有各種變化:窗戶放下可以當賣貨平台,座椅轉過來搭上折疊板就是一張床……
我不希望房子是一個“死”的東西,因為未來是未知的,人生抵不住變化無常。 去掉所有網紅色彩,為女兒造一個小王國 這些年我在麗江做了100多個房子,但都被賣掉了,做一個就被拉走一個,每次拉上車的時候就像和自己的孩子分別一樣,特別捨不得。 我就想在家附近找一塊地方,把一部分的房子留給自己,做成一個作品集。 這塊地是商業用地,有60畝,免費租給我5年。這裡面長滿了荒草,我就給它取名叫“荒野之國”。
這裡也可以說成是為我家女兒做的。有了女兒以後,我就想為她做搖籃,做小鞦韆,她要什麼我就做什麼。
後來我想那就直接給她做個“小王國”,她可以踩著泥土,想劈柴就劈柴,做個板凳,釘個釘子,在這裡隨意自如。 ![]() 我給每一個甲方造完房子以後,會剩很多邊角廢料,我們就用這些去造自己用的東西,從來不挑剔。 ![]() ![]() “詩歌書店”內部 一個被水泡了三年的爛房子,外形是一隻“笨鳥”,大修過後被我做成了一個7平米左右的書店。書店對我來說特別重要,是我最好的老師。我尤其喜歡詩,這個“詩歌書店”就只放詩集。 書架有三層,至少需要放幾百本書。我就發了幾條微博求助,希望大家把詩歌一類的書籍郵寄過來,沒想到特別多年輕人都給我寄了。 ![]() “武士”小屋 “武士”這個房子是我為一位詩人做的。 它的外形像一個武士的頭盔,裡面有一個小客廳和小臥室,臥室裡的榻榻米都可以打開儲物。 房子的夾層都有隔熱層,尖頂的地方有一個換氣扇,熱氣往上走,所以特別隔熱。小屋外立面寫的那首詩,代表了我當初離開北京時候的心情。 這塊地原本是河灘,只有邊界處長著一棵大樹。我覺得這棵樹就是這片地的靈魂,就做了三個連一起的樹屋,未來可以改成咖啡館。
其中最小的那個小屋,一頓午飯的功夫就做完了。 “游牧的流浪者”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很多人都覺得像“哈爾的移動城堡”,但我造這棟小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看過這部動畫片。
它開起來的時候有著一種蠢萌的抖動感。我加了個電瓶,扯一根線上去,把泡泡機220伏的電轉成12伏的電,加上泡泡液,一邊開還可以一邊自動吐泡泡。 後輪的兩側有懸空的防倒支撐。內部有夾心隔熱層,裡面也很通風,駕駛的時候會很涼快。 三棵樹小劇場
為了邀請更多的音樂人來麗江辦巡演,我專門做了一個音樂劇場。 因為靠著三棵樹而建,就取名叫“三棵樹小劇場”。剛建好的時候我就在裡面清唱了一下,聲場渾厚,繞樑有餘音,感覺不用音響就能正常演出。 ![]() 我設想未來這裡會有1001棟房子,拇指那麼大的也算一棟,我會邀請更多的建築師一起來造小房子。每兩個月會規劃新的展覽、市集、演出,讓它一直變。 我給“荒野之國”的定位是小朋友的遊樂園,大朋友的童年遊樂園。我要去掉所有網紅色彩,去掉監視鏡頭,去掉高科技,讓這里特別的純粹,有溫度,讓更多人可以來這裡療愈。 親手改建自己的家,甘願做個女兒奴
我太太珍珍是個很會鑽研美食的美食家。2015年我們一起在麗江開了一家餐廳,平時全都是她在打理。一起出去旅遊,只要遇到好吃的,她就會逮住廚師求菜譜,然後添到我們餐廳的菜單裡。 2018年,我在麗江買了一幢毛坯房自己改造,這個地方距離“荒野之國”只有2公里,方便我上下班。 改造自己的家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廚房做得足夠寬敞、透亮,方便珍珍做菜。
拆掉了一層的樑柱,向下挖深了半米,做成下沉式的客廳,讓家裡的視野更加開闊,空間也更有層次。 喬小刀和珍珍餐廳中的手作 珍珍是個很知足的人,有花有美食就會很開心,送她花比送任何礼物都強。
最開始在租的院子裡做的花房沒有了,我就犧牲了一部分臥室空間,把頂樓改成了一個花房,通風和採光都是絕佳的。把一些不適合放在客廳裡的家具和物品放在花房裡,還挺和諧。 院子被珍珍打理得美美的,種上了各種花。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院子裡聚餐。
現在,每天早上7:30,我會去“荒野之國”,開始一天馬不停蹄的建設工作,下午5:30鬧鐘一響,所有工作就按下了暫停鍵,立馬回家陪珍珍和孩子。 有時候也會帶著女兒一起去“荒野之國”,背著她爬到小坡上看風景,一遍遍地彈琴給她聽。女兒才1歲多,聽我彈琴的時候手喜歡抓來抓去,像是在隨歌舞動。 我的優勢,是善於把別人認為複雜的事情用自己的理解去剖析,然後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野路子”去打破常規。唱歌如此,造房子也如此,同時也會坦誠地直面自己的失敗和短板。
等老了造不動房子了,還有新的高峰去攀登。至於是什麼新的高峰,我暫時還在摸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