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前段時間,很多人假冒靳東在D音上開賬號騙人,隨即靳東工作室發表聲明,聲稱這些“靳東”賬號都非靳東本人,已經進行了取證,準備訴諸法律,追究侵權責任。 這事引起的輿論反響很大,並在微博熱搜上創下了高達5.3億的閱讀量。 事情的起因是一老漢求助電視台,講述了他老伴黃大媽沉迷於D音“靳東”的故事。 這位江西贛州61歲的大媽,刷抖音的時候,遇見了明星靳東(系假冒的賬號),靳東向她公開表白說愛她。 老年人追星啊,瘋狂程度絲毫不亞於年輕人。 大媽相當自信的說,靳東愛她愛的深沉,是跨越年齡跨越地域的感情,真愛無敵! 為了靳東,大媽思念成疾,頭髮都白了,消瘦了10斤,忍受著愛的煎熬。 為了靳東,她和丈夫每天都要吵架,甚至和老頭分床睡。 而且大媽說,“靳東”不嫌棄她年紀大,不圖她錢,不圖她車,還要給她100萬,還要給她買房子。 為了追尋遲到的愛,大媽離家出走,從江西千里迢迢去了長春。 可是,長春的“靳東”卻不肯見大媽一面,跟過來的兒子想方設法也聯繫不上對方。 最後,兒子只好央求派出所的人假扮“靳東”,讓大媽先回去江西贛州等他。 回到家以後,大媽並沒有從追星夢中醒過來,甚至連採訪記者在場的情況下,老頭只要提起“靳東”,大媽就狠命的拿東西砸老頭。 02 靳東演過什麼,我不太清楚,重要的是,中老年大媽都喜歡他! 在D音和其他視頻平台,有很多這樣的假靳東,他們使用靳東,東弟弟...等用戶名,使用了靳東的肖像。 這些假靳東們發布的視頻,大多是這樣的: 連五毛錢的特效水準都不如。 用明星的視頻,加上自己的配音,大媽們根本分辨不出來了。 你以為僅僅只有假靳東嗎? 遠遠不止,還有很多掛著明星、名人頭像的假賬號,他們瞄準的都是中老年女性用戶。 冒充中老年明星。 甚至還有冒充馬雲的。 那麼這些假冒明星的目的何在呢? 他們先獲取中老年女性用戶的信任,然後組建粉絲群,最後都是為了推銷產品。 或許你覺得這就是個拙劣的笑話,可現實卻遠遠超越了你的想像! 在網上,墜入假靳東和假明星羅織的情網的,還有千千萬萬個黃大媽。 有網友在網上控訴: “我媽也迷上了假靳東,這個假靳東說喜歡我媽媽,這個假靳東說一些很肉麻的話,把我媽迷得昏頭轉向的,我媽媽就不能自拔了,已經多次為他打賞了……” 我們看看這些假靳東的賬號下的留言: 這樣的留言太多了,我只是隨便截取了幾條。 而這些一眼看上去就是假明星的賬號,粉絲動輒就是幾萬,幾十萬!! 03 這些假明星就像笑話一樣的存在,可相信他們的都是誰呢? 通過留言,大致可以看出,這些現實生活中的“黃大媽”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寫段話錯字連篇,他們有些生活在農村鄉鎮,有些生活在小城市,有些是大城市裡的邊緣人群。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物質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今天,她們長期被忽視和壓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她們有情感的訴求,她們需要被人尊重、認可。 但在現實社會,中老年女性大多兒女不在身邊,婚姻平淡如水一地雞毛,青春越來越遠,生理上逐步衰老,兒女們各忙各的,老夥伴們又提供不了精神上的滿足,她們長期處在空虛寂寞狀態。 她們很多人卑微的活了一輩子,為丈夫、為兒女、為家庭操勞,可能從來都聽到過丈夫一句讚美的話。 互聯網的不斷延伸,使中老年女性開始觸網,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突然有一群年輕帥氣的假靳東們出現在她們面前,使她們眼睛為之一亮。 更要命的是這些年輕的帥弟弟們,甜言蜜語、噓寒問暖,尊重她們、讚美她們,這使她們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類似黃大媽這樣的中老年人,突然撞進了網絡世界,只看到了網絡世界的花花綠綠,燈紅酒綠,卻不知道這背後隱藏著無數的騙局和陷阱。 就如同小孩子,就算你告訴他不要玩火,會被火燙,但孩子會聽嗎?他一定要被火燙了之後,才會產生認知,原來火是不能用手指觸摸的。 04 不要以為只有帥哥騙大媽,妹子騙大爺的一樣比比皆是。 隨便在網上搜索,很多下面這樣的新聞出現。 還有個網友,講述了自己老爸被騙的事情: 這位老爸是學富五車,當朝院士嗎?是人見人愛,貌比潘安?還是身價百億的富豪? 既然都不是,我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人家劉濤會愛上他? 老年人有追求幸福的自由,但是不要那麼浮誇,不要那麼大躍進,行不行? 你真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碰出愛情火花的同齡人,大家先說好財產問題,免得兒女擔心,結婚也行,同居也行,我估計大多數的子女都不會反對。 你一個七八十歲的普通大爺,沒錢沒勢,憑什麼一個貌美如花的年輕姑娘會愛上你? 你一個六七十歲的普通大媽,又沒有億萬遺產讓人繼承,你憑什麼讓一個油膩到不行的中年明星愛上你? 人哪,甭管多大年齡,有點夢想是沒錯,但是分不清夢想和現實是很可悲的! 05 不要以為這樣的騙局只出現在我國,在全世界網戀騙局都屢見不鮮。 心理學家莫妮卡·惠迪在《網絡上的真相、謊言與信任》一書中寫到,通過網絡建立的感情,很可能比真實生活建立的關係更加強烈和親密。 下面是一位被網戀男友騙走200萬美元的德克薩斯州的大媽。 下面是被一位被非洲加納猛男騙光錢財的68歲英國大媽。 06 《玩偶之家》中女主人公娜拉,結婚8年,有3個女兒,當她看透了丈夫的極端自私和虛偽,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他的玩偶後,毅然決絕離開這個"玩偶之家",這叫“娜拉出走”的故事。 是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是強忍著失望,在婚姻裡苟活的娜拉。好不容易熬到兒女成年,自己也退休了,堅定的追求自己的幸福,這有錯嗎? 在我看來,這沒錯。 魯迅先生曾經撰文對娜拉出走後的出路進行分析,認為她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社會,如果有老年版的娜拉出走,那麼結局只有一個: 不是被騙,就是回來。 因為,這個社會,物質和金錢早就裹挾了一切,感情也從不例外! 07 黃大媽可能只是極少的案例,但更多的是空巢中老年人精神空虛,被各種保健品套路,被各種網絡銷售套路。 那些推銷產品的年輕人,對老年人噓寒問暖,沒事就陪老人聊聊天,一口一個哥哥姐姐,讓老年人舒心了,就算是知道買來的都是些沒用的東西,很多老人也心甘情願被騙。 而網絡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話說,現在的技術已經很先進了,不但能夠自動識別圖片上的文字,而且AI技術可以自動識別語音,視頻。要說那些騙子是鑽了技術的漏洞,我估計大家都不同意。 而且,各家平台都有舉報機制,我不相信這些公然假冒明星的賬號就沒人舉報。 但為何騙子們依舊如此囂張呢?難道流量對平台就如此重要,就算流量重要,但是基本的法律底線就不要了? 看似荒誕不經的騙局背後,是長期被忽視的中老年人。 關注中老年人,不僅僅只是關注他們的物質需求,更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這才是子女和整個社會需要重視的問題。
文章來源:騰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