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水滸傳》中,王婆說潘金蓮“新年恰好九十三歲”是什麼意思?
中國有句古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水滸》是描述打打殺殺的,看了水滸之後,年輕人動不動就拳腳相加學造反,影響社會穩定。
不過《水滸傳》並非都是打打殺殺、英雄熱血,也有宋元時期的趣味風情在裡面。在這一點上,施耐庵比《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高明,描寫市井百態非常生動,對人心理活動描述也非常到位。
比如,為西門慶和潘金蓮勾搭成姦提供便利條件的媒介王婆,並不只是個奸詐、貪婪的女人,還是個一肚子壞水、滿腹韜略的心理學家,往往能洞穿西門慶的心理,將他像棋子那樣擺佈。
西門慶自從那天從武大家門口路過,被潘金蓮的竹竿砸中之後,就失魂落魄,像同中了邪一樣。
他隔三差五就往王婆的小茶舖跑,來了之後以喝茶的名義,和王婆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
西門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眼睛總是直勾勾地盯著武大家的門口,夢想著那天砸他的那個小娘子出現。
王婆當然看出他的心思,知道他來幹嘛。
因為潘金蓮用叉竿打中西門慶的一幕,王婆恰好就在現場,並且直擊了。
所以她像釣魚一樣,伸出誘餌,一句話就勾住了西門慶,讓他聽自己的擺佈,不停來自己的茶莊消費。
回到當初那一時間節點,潘金蓮不小心用竹竿砸到了路人西門慶,惶恐不安,趕忙向西門慶賠禮:
奴家一時失手,官人疼了?
西門慶是當地一霸,無緣無故被砸,肯定一肚子怒氣。
但抬眼一看,看到砸自己的是一個嫵媚妖嬈的少婦後,不但沒有了一點火氣,而且喜上眉梢,他不但沒有怪罪,而且心疼地說: 不妨事。娘子閃了手?
這一幕被王婆盡收眼底,她站在自己家茶舖門口,酸酸地來了句:
兀!誰教大官人打這屋簷邊過?打得正好!
王婆這一句話就勾住了西門慶,首先這句話是提醒西門慶,看這裡看這裡看這裡,中間無人事不成,小娘子住宅旁邊還有個老娘我這麼近的鄰居,而且還是開茶館的,正好可以給你們牽線搭橋。
西門慶是當地有錢人,出入高檔酒樓茶館,平時很少到這樣的小茶館去,檔次差著意思。但是為了得到潘金蓮這樣的俏婦人,不得不以藉著喝茶為名,來茶舖打聽小娘子家的情況,了解其動向,然後見機行事,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步驟。
從此之後,西門慶成為王婆茶館的常客,而且出手慷慨。
這都是王婆眼光獨到,對西門慶的誘導。
作為武大、潘金蓮、西門慶故事重要角色之一的王婆,最早出現在《水滸傳》二十四回,書中稱其為“間壁王婆”、“間壁王乾娘”,是一個在縣前開“茶坊”的,恰好就住在潘金蓮的“間壁”。
她有一個兒子,卻是“跟一個客人淮上去,至今不歸,又不知死活”;西門慶雖然也對王婆說過:“卻不叫他跟我”,但此事再無下文。
《金瓶梅詞話》在此基礎之上,給他增加了一個過世的老公,還敘述了其兒子更多情況,包括姓名與年齡。
第三回王婆順口提到“我兒子又不在家”,於是潘金蓮問“大哥今年多少青春”,王婆答“那廝十七歲了”,這基本上也就將王婆的年齡限定在了四十歲以下。
這樣年齡的王婆,本來就經歷了風霜;而且又整日在茶館工作,不再是個單純的女人。
茶館是三教九流出入的地方,不說是個藏污納垢的場所,也是個是非地、大染缸。
在茶館經營的王婆,閱歷不可謂不豐富。
王婆不一定親自下過情場,也是深懂其中的奧妙。
關於潘金蓮的年齡,《水滸傳》二十四回有過描述:
王婆要給西門慶介紹一個“生得十二分人物,只是年紀大些”,稱“那娘子戊寅生,屬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金瓶梅》第二回則改為,“那娘子是丁亥生,屬豬的,交新年恰九十三歲了”。
兩本書描述細節不同,但是年齡無誤,都是“九十三歲”。
“交新年”看似與“新年”基本一致,但還是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
“交新年”即宋時的“交年”節,也即臘月二十四日,舊年與新年在這一天交替。
新年則是春節,臘月三十。無論是哪一天,年齡是沒有誤差的。
再來看西門慶的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被潘金蓮的“叉竿”不小心打到“頭巾上”之後,西門慶的心就像一池清水被投入一粒石子,再也無法平靜。
“那一雙積年招花惹草,慣細風情的賊眼”,就“不離這婦人身上”,茶不思飯不想,一心只要將這“好一個雌兒”“勾得手”。
然後,西門慶就成為王婆手中一枚棋子,任憑王婆擺佈。
面對近在咫尺卻可望不可及的潘金蓮,西門慶心癢難耐。
王婆欲擒故縱,吊足了西門大官人的胃口。
西門慶為了得到潘金蓮,和王婆有多次對話,其中含有許多隱喻,二人心照不宣。
王婆說這話的目的,不外乎一個,那是想趁機敲西門慶一個竹槓,狠撈一筆。
西門慶看到潘金蓮後,雖然起了色心。但那畢竟是在宋朝,沒有手機等社交工具,假如人家良家婦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撩人家的難度大於上青天。
西門慶唯一的辦法讓王婆做媒介,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婆本身就是個出了名的媒婆,貪得無厭,沒有職業操守,西門慶對此洞若觀火。
於是他問王婆:
“我問你:間壁這個雌兒是誰的老小?”
西門慶幹什麼的,有錢有閒,整天欺男霸女,專門勾引良家婦女,王婆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脾氣秉性。雖是一眼就看出了西門慶的心思,卻故意回答:
“他是閻羅大王的妹子!五道將軍的女兒!問他怎的?”
王婆為什麼要這麼回答?兩個原因。
一是想看看西門慶究竟是何反應,二是因為西門慶這個人以奸詐聞名,又會武功,和官府又與來往,在縣城裡,也算是一個黑白通吃的角色,王婆怕西門慶找他的事。
(西門慶)從小也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來發跡,專在縣里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
但西門大官人畢竟是有錢的主,像這種土財主,王婆平時是巴結不上的,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王婆想從中趁機撈一筆。
於是回答說:潘金蓮的老公是街上賣炊餅的武大郎。
西門慶笑道:"就是那個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
王婆嘻嘻一笑:"不是他確是誰。"
西門慶很是惜香憐玉:"好塊羊肉,怎地落在狗口裡!"
王婆道:"便是這般苦事!自古道:'駿馬卻馱痴漢走,巧婦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這般配合!” 這就是王婆在發力了,鼓勵西門慶:潘金蓮跟武大不般配,你如果努力就會大功告成。
西門慶再次來到的時候,王婆更近一步,開始撩撥西門慶:
王婆出來道:“大官人,吃個'梅湯'?”
這就是一個諧音,“梅”音同“媒”,其實就是暗示西門慶,要不要我從中撮合呀?
西門慶假裝糊塗,問道:
"我問你梅湯,你卻說做媒,差了多少?"
王婆道見西門慶不照套路出牌,也虛晃一槍:
"老身只聽的大官人問這'媒'做得好,老身只道說做媒。"
西門慶無法再打哈哈,單刀直入:
"乾娘,你既是撮合山,也與我做頭媒,說頭好親事。我自重重謝你。"
“前日有一個倒好,只怕大官人不要。”西門慶道:“若好時,你與我說成了,我自謝你。”
王婆道:“生得十二分人物,只是年紀大些。”
西門慶道:“便差一兩歲,也不打緊。真個幾歲?”
他還故意將條件放寬:“你有這般好的與我主張一個,便來說不妨。就是'回頭人'也好,只要中得我意。”
回頭人就是結過婚的,包括有有夫之婦。
王婆道:“那娘子戊寅生,屬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西門慶心領神會:
"你看這風婆子!只要扯著風臉取笑!"西門慶笑了起身去。
王婆要把93歲的老太婆介紹給自己,西門慶卻不惱火,反而笑了?
因為別說93歲,就是39歲的,西門慶而已不稀罕,他要的是年輕貌美的。
王婆聰明過人,怎麼會把93歲老太太介紹給西門大官人,不是找抽嗎?
再說,宋朝時居民平均壽命不到40歲,皇帝活到70歲的也非常罕見,90高齡的老太太世間罕見。
王婆這話,明顯就是給西門慶來個智力測驗。
93可以理解為就是9加10再加3,等於22,這是在暗示:西門慶愛慕的潘金蓮,年齡是22歲。
也可以這樣理解,9乘以3,等於27。
潘金蓮的年齡,書上沒有詳說,潘金蓮也不是什麼偉名人,沒有生卒記載。
反正潘金蓮年輕貌美,這是事實,不然西門慶也不會為她神魂顛倒。
王婆為什麼照套路出牌,非要說93歲?
因為此時西門慶還沒有給王婆一點好處,空手套白狼是不行的,王婆不是助人為樂的模範。
王婆不把話說明,西門慶悻悻而去,但是心裡依舊癢癢的,不甘心。
就在王婆要關門打烊的時候,西門慶又回來了。
王婆不失時機,再次點撥西門慶。
看看天色黑了,王婆卻才點上燈來,正要關門,只見西門慶又踅將來,迳去簾底下那座頭上坐了,朝著武大門前只顧望。王婆道:"大官人,吃個'和合湯'如何?"
“和合湯”,裡面有和和美美和撮合的意思,西門慶當然知道其中含義。
於是他喜不自勝,連聲叫好,還讓把湯放甜些。
不過此時西門慶還沒有出血,沒給王婆任何好處,所以王婆依舊不會用心:
“這個刷子踅得緊!你看我著些甜糖抹在這廝鼻子上,只叫他舔不著。那廝會討縣里人便宜,且教他來老娘手里納些敗缺!”
王婆開了門,正在茶局子裡生炭,整理茶鍋的時候,西門慶又來了。
他徑直走進茶房裡,來到水簾底下,望著武大門前簾子痴痴發呆。
王婆也不理他,“只做不看見,只顧在茶局裡煽風爐子,不出來問茶。”
西門慶還是不拿好處費,卻說要去潘金蓮家買燒餅。
王婆索性懟他說:
"若要買炊餅,少間等他街上回來買,何消得上門上戶?"
西門慶見無法下手,只好給王婆好處費。
趕緊拿出了一兩銀子給王婆,王婆態度大變:
婆子笑道:"何消得許多?"西門慶道:"只顧放著。"
錢到了手,趕緊給西門慶泡上一杯“寬煎葉兒茶”。
王婆亮出了自己的態度,既然你有報酬,我一定讓你如願。
但是這只是諮詢費,想要成事,必須繼續出血。
於是西門慶以猜謎為由,又給了王婆五兩銀子。
乾娘猜得著時,與你五兩銀子。
看王婆還沒有上心,西門慶繼續加價:
"乾娘,端的與我說得成時,便送十兩銀子與你做棺材本。"
王婆一聽大喜,遂直奔主題,提出“潘、驢、鄧、小、閒”,五個泡妞秘訣。
西門慶道:“實不瞞你說,這五件事我都有些。”
王婆說了這五樣,其實她最關心的是第三個條件,那就是“似鄧通有錢”。
如果沒有錢,什麼都免談。
因為西門慶有錢,所以她那麼敬業。
王婆怕西門慶耍賴,乾脆把話挑明,不見兔子不撒鷹,款到付貨。
王婆道:"大官人,休怪老身直言:但凡捱光最難,十分光時,使錢到九分九釐,也有難成就處。我知你從來慳吝,不肯胡亂便使錢,只這一件打攪。"
西門慶道:"這個極容易醫治,我只聽你的言語便了。"
至此,兩人談妥了合作條件,西門慶距離目標越來越近。
由此可見,王婆是這起風流韻事和血案的始作俑者。
西門慶之所以能和潘金蓮勾搭成姦,王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西門慶看了潘金蓮的美貌,雖然起了色心,但苦無良策與之交流溝通,無法達到苟且目的。
自己雖然是縣城的土豪,但他還不算是什麼國民老公,沒做到人見人愛的地步。如果王婆不做媒介的話,這事沒準就沒有了下文。
王婆為了銀子,見利忘德。西門慶見色起意,色膽包天,動了武鬆的嫂嫂,終於釀成悲劇。
而悲劇的始作俑者,正是王婆。
文章來源: 騰訊網
|